返回

第567章 老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陈凡不自觉地点了点头,“挺好。”

    这时他忽然明白,为什么母亲、呃,是陈凡的母亲会毅然回国了。

    举个栗子就能明白。

    南洋华侨都知道,可是在孙先生之前,这些华人是不被清政府认可的,乾隆甚至将他们视作“天朝弃民”。

    正是这样一群“弃民”,在孙先生的奔走呼吁下,重新觉醒了民族意识,兴办“侨校”,继承中华文化。

    当时有人登报发言,“舍己国之主人教育,而受他国之奴隶教育,是谓就之死地!侨而曰华,必须受华侨教育,通晓华语,认识华文,确立起为华侨之身份。”

    辛亥革命前后,南洋的侨校从零到数百所、再到遍地开花,仅马来西亚(含新加坡)就有15万侨校学生,印尼也有5万余人,整个南洋范围内,侨校达2500多所。

    通过侨校,不仅培养了华侨子弟、继承中华文化,更让这些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根”在哪里,进而去关注危机四伏的祖国,并通过学习、掌握能够报效国家的本领。

    而这些可以称为“侨二代”、“侨三代”乃至“侨N代”,有些甚至连自己的爷爷都不曾踏上过祖国土地、更别说自己的华侨学生们,俨然以华人自居,视祖国为家乡、自己为炎黄子孙。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不仅捐钱捐物,还积极“捐人”。

    战争期间,累计共有4万多华侨回国参战,其中南洋华侨占了绝大多数,约4万多人,美洲和澳洲华侨约有1000多人。

    其中共3200人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广为人知的典型。

    这些人大多数从未踏足过祖国的土地,连祖国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但是听到号召、纷纷响应,最小的甚至还不满13岁。

    1935年12月,上海首演的抗日戏剧《回春之曲》,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南洋华侨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的故事。

    其中田汉和聂耳合作的插曲《告别南洋》,引得无数人为之泪目。

    “再会吧,南洋!

    你海波绿,

    海云长,

    你是我们第二故乡。

    我们民族的血汗,

    洒遍了这几百个荒凉的岛上。

    再会吧,南洋!

    你椰子肥,

    豆蔻香,

    你受着自然丰富的供养,

    但是在帝国主义的剥削下,

    千百万被压迫着都闹着饥荒。

    ……

    再会吧,南洋!

    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

    血流着黑龙江。

    这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别了吧,我们第二故乡,

    我们要去争取这一线光明的希望。”

    ……

    所以说,如果周家子女从小在华侨学校接受教育,那么对祖国充满感情、回国效力,完全是合情合理。

    就是可能回来的时间稍微晚了一点点,或者是能力稍差了些,没能赶上种蘑菇,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厄运。

    那里偏是偏,可是相对安全呐。

    不过也不好说,真要去了那里,也不是没危险,只不过危险种类不一样而已。另一个,哪怕人还活着,周正东他们也没办法找到人。

    陈凡边开车边聊天,本来长江宾馆距离作协机关就不算远,加上这么一聊,不觉时间飞快,眨眼就到了单位。

    开车进院,瞄了一眼门卫室,只见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小同志在里面伏案写作,应该是顺便给项大爷代班的。

    他也没多问,直接将车开进去停好,随后带着周亚丽往里面走。

    刚走到机关大楼,好嘛,每间办公室门口有都人探出头来。

    陈凡没好气地停下脚步,抬起头嚷道,“这有什么好看的?虽然是外宾,不还是中国人吗。”

    大部分人瞬间都缩了回去,躲在办公室丝丝窃语。

    虽然都是中国人,长相差不多,可是打扮完全不一样啊,看着就很好看,让人想多看几眼。

    也不是所有人都缩进去,还有两个级别和陈凡差不多,脸皮比他还厚几倍的人,竟然直接走了过来。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们是看你亲戚来了,出来打个招呼。”

    然后隔着三米远便停下,远远地挥挥手,“小同志你好啊。”

    同志?

    周亚丽感觉很新鲜,也笑着挥挥手,“同志你好。”

    陈凡头上冒出几根黑线,“这位是创作联络部钟成哲

第567章 老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