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的表演基础都不具备。当然,严俊也不会就此去否定她们,只不过觉得她们适合她们的乐天派歌唱组合,若一定要演戏,还是得先磨练、磨练。
没有优秀的剧本,没有认真的制作,没有精心的策划,导致香港的一些演技实力派演员也不得不在烂片出演角色,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在“混口饭吃”。
比如,刘青云在《窈窕淑女》、《煎酿三宝》,曾志伟在《精装追女仔2oo4》,吴镇宇在《飞侠小白龙》,林子祥、谭咏在《六壮士》,就连甄子丹也要在《恋情告急》中出演一个毫无意义的角色,梁朝伟更是混在《韩城攻略》里成为纯粹搞笑的“小丑”。此为人才之失。
再说经典之失,讲到经典,总会想起那份属于香港的辉煌:邵氏一统天下后的“银海争霸”,双龙双周的广泛影响,吴宇森、徐克如雷贯耳的名号,《英雄本色》、《辣手神探》、《喋血双雄》、《无名家族》、《龙腾四海》、《豪》、《五亿探长雷洛》、《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黄飞鸿》、《赌神》、《赌圣》、《赌侠》一桩桩一幕幕永垂影史。
此后数年,虽然也有《暗花》、《pTu》、等经典的“银河影像”,但香港观众更离不开的是成龙每年一度的“贺岁”;是看着王家卫是否可能又仗着哪一个或两个大明星摆出个什么姿态,遐想周星驰或会再给人们怎样的一个“无厘头”;当然还有撑起脚尖争看周润从洛杉矶飞回香港在记者会上露出他那招牌式绽开的笑,然后,……
最后来说经济之失,这一点其实在市场之失中已暴露无疑。失去外埠市场原有的雄厚支撑,香港电影就没有足够的收入或资金投入作后盾,必然地令其难以再从容地自我调节,不再拥有资金良性循环
。例如。过去一部拥有明星号召力地电影台湾地区#74oo—5oo万(港元下同)甚至更多。就算一部普通电影也可卖到1oo—12o。但到了9o代地中期开始。台湾行片商竟压价压低到只有新台币地3o万。折算港元不到7万场是难以养活香港电影地。一句话。也就是香港电影能够回旋地余地已经很狭小了。这就直接导致香港电影先是从量方面减少。不可避免地在质上造成影响也就成了必然。例如。按8o年代平均每年拍摄影片大约维持在2oo左右。但到了9o代特别是9o年代地中后期产量逐年递减。如1996年。上映地港产片仍有1o3。但到了1997年便猛下降到只有8o部。减少了二成多。之后每年都在8o部到9o部左右徘徊(注:1998年产8年年产9o。以上数字来源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每年度出版地《香港电影回顾》。)。
连续三年每年地产量骤减至不到1oo。这是香港电影半个世纪以来所仅见。与战后地高峰期五六十年代每年拍片过3oo相比。相差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影片产量少了地同时。港产片地票房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就算在9o年代初期一部稍有卡士(cast)动辄票房过千万元。那时候地香港影人目标是要打破曾经巨片《罗纪公园》在港收入达5ooo地纪录。可谓雄心勃勃。但是到了9o年代地中后期。哪怕是春节时地贺岁片。心态完全掉了过来。这全是经济问题。直白一点。就是“钱”地问题。
讲到“钱”。又有两点要说。一是投资问题。先假设一个问题:制片商愿
【第232章】 何日王者归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