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靠海,自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知识。
一直到来京赶考,都没接触过海,看书也基本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理论。
所以他还真的不知道,大周如今的航海技术如何。
幸好庆元帝他们也不熟悉。
所以在看到他策论时,只惊讶于苏誉这个理论和严谨的贸易构造。
反而忽视了最开始的一步。
也幸好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然苏誉状元估计得拱手让人了。
后世的人总认为,古代的科举太死板。
考试的内容基本没什么用,培养的都是书呆子。
但苏誉这一路走来,却感觉不是这样的。
科举选的人,基本是有天分加勤奋的结合体。
为了保证公平,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和格式。
但这还不是全部。
这只是最开始。
越到后面,便越是要求有自己的东西。
不止是对应试书本的理解。
更囊括各种史书、各朝与当今政令等等,而且都必须要自己的见解。
没有这些东西,怎么能引经据典,写出言之有物的策论来?
所以到了殿试,苏誉在与同行的考生一同走出龙门时,随便听其中一位考生的策论都觉得别人那想法确实不错。
所以苏誉的策论,估计是靠内容新奇获胜。
当然,与他开头那长篇大赞特赞的拍马屁也脱不了关系。
毕竟前面不好,也吸引不了人去看你后面的内容。
如今科举考试完了,再发现文章的问题,倒是无所谓了。
毕竟就算是朝廷诸公一起讨论出来的政令,也时常会在发布之后进行各种补改。
苏誉回道:“陛下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挺好解决的。”
“挺好解决?”
庆元帝愣了愣。
他为了这事,召集了朝廷诸公一起商议。
最后大家一致觉得,这个问题暂时解决不了。
还说要去沿海请经验的水手进京来问话,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结果苏誉一个海边都没去过的读书人,说这问题挺好解决的?
庆元帝赶紧道:“爱卿快说!
第304章 这很简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