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她不热爱舞台,不喜欢聚光灯,也没有那么多热血的梦想。
比起爱豆,陈锦之更像是演员。
她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人是最受欢迎的,所以就花些心思去扮演好那样一个角色。
正常孩子的成长是生理和心理双重成熟的过程,而陈锦之的成长大概可以形容为一种学习的过程。
学习如何出演一个完美的人类,不断模仿和改善。
起初的小陈锦之以为事事做到完美就是最好,但这样的话,接触不多的旁人倒是看不出来什么端倪,而朝夕相处的阿姨就会觉得不对劲了。
小陈锦之曾经听到过阿姨跟别人打电话,说觉得她和其他孩子完全不一样。
从不向家长提要求,跌倒受伤了也不哭,不要玩具,不要零食。
她住在这个家里,就像是一只时刻保持警惕的流浪猫,根本养不熟的那种。
有时候自己看到她的眼睛,居然会觉得害怕。
电话那边的亲故笑了几声,说她怎么会被一个小孩给吓到?
阿姨“呀”的一声,严肃地说什么她怀疑这孩子是不祥之兆,说不定恶鬼转世一类的,克死了她的亲生母亲也说不定。
这时候的阿姨以为她初来乍到,听不太懂,所以说这么难听的话的时候也没避开她。
其实小陈锦之已经自学得差不多了,她的语言天赋很不错。
她听懂了每一个字,但只是装作不懂的样子,端着盘子站在门口,磕磕绊绊地说:
“.?(阿姨,吃饭?)”
见她简单的几个常用词语都说得这么困难,阿姨自然放下心来。
从那次以后,小陈锦之在脑子里给自己的学习笔记又加上了一条。
完美即不完美。
至少在童年阶段,偶尔的撒娇和犯错是有必要的。
记忆回溯到这一段,靠在窗前的陈锦之想,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约是在妈妈去世之后那段日子吧。
周围邻居们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总是会说看看隔壁锦之,多么可怜,又多么坚强懂事。
其实也只有陈锦之自己知道,她没有那么坚强。
不然也不会在妈妈寻求安慰地问她:“是不是没有妈妈会更好?”的时候,有那么一刹那间的犹豫了。
虽然她最后给出的答案总是:“不是的妈妈,我们会好起来的。”
但要说没有任何的动摇么?
不可能的。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独自照顾精神病人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每每想到这里,陈锦之就会感到心口隐隐作痛。
动摇是过错,自私也是过错,她清楚的。
所以作为惩罚,她就真的落到了没有妈妈的地步。
从此以后,因为已经失去过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才要将自己伪装起来。
不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也不会让别人伤害到自己。
“安全”才是对于一段关系的最高定义。
陈锦之坚守着这样的底线和原则,一个人走完了很长的路。
直到遇见苏成意的那一天。
其实她坚持活到那一天的理由也很简单,她觉得人生不该是这样的,她那么努力地活下来,不是为了承受这些的。
事实的确如此,像是在岸边扑腾挣扎了许久的鱼,终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见了无边无际的大海。
陈锦之想,这是救赎吗?
你救了我,我赎给你我全部的人生。
所以,她的人生中怎么还会有其他遗憾呢,她所在意的唯有他一个人而已。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陈锦之望向夜空中那一轮弯弯的月亮,在城市里,能看到这样好的月亮是很奢侈的。
其实这样的感情还是有些病态吧,她想,会不会觉得有压力呢。
可是没有办法。
没有人教过她什么是正确的爱,她在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也以为自己早就丧失了爱人的能力。
所以才会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让理智和情感如此失衡,落到一个无法抽身的地步。
飞蛾在扑火之前,其实是知道自己会灰飞烟灭的。
月亮被云层笼罩的时刻,陈锦之在屏幕上敲出答复。
“好呀。”
“如果苏老师想的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