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步军的战斗序列里加参着弓手,这短弓威力小,可是近距离的攒射,谁受的了。而且北秦的士兵,胸甲、护腰、鳞裙还有作弊的臂盾,一个两个都是这样的打扮,有钱是很了不起,用到战争上来就过分了,这不是欺负赵**队的士兵们穷,光着身子么,就算是赵军士兵有皮甲,再穿两层的,可也挡不住北秦人三棱刺的威力,再说,那射箭的也是恶毒,一个个哪不好射,尽是射人的脸。北秦兵一个个都戴着面具,可是赵军士兵却都是露脸的,打人不打脸,这道理你不知道?可北秦兵偏偏就要射脸。
这也是正常,在五六步的距离里,第五排的北秦士兵提着弓,要说射不中对面大大的人脸,那真是不好说,加上训练的时候,北秦军方实验,射人不一定会立刻就死,可要射脸上,十个八个都是个死。人家夏侯给射了眼睛没有死,是人家曹性在远距离射的,力道不大,可是北秦兵却是在隔着四个兄弟士兵的身后照直了射,这哪是正常人能受得了的。
刘金吾哈哈大笑,开心,太开心了。坦白说,刘金吾对这次的大战有一点担心,赵国,毕竟不是一般的戎胡,刘金吾不怕赵国,可是他也不想面对一场惨烈的战斗。身为一个将军,对手太弱是不好,可如果对手很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刘金吾不想遇到在西征时那些草原散牧游民,杀那些人还不如杀一只狗,对手太弱了。相对来说,打禺支的时候才让他满意一点,当然,禺支人那种略微抵抗,立即失败的表演最好。可是赵国,刘金吾一度以为这会是一场苦战,刘金吾相信自己的士兵会战斗到底,他更相信最后是自己获得胜利,但一切还是出乎他的预料。因为原来……传说中的中原战国……不外如是……不外如是……
其实这有点骄兵心理了,可也是正常的,北秦伯带着他们打东打西,打南打北,扫遍天下,就目前来说,还真没有遇上过对手,北秦国更是一步步的展壮大,到了目前,北秦军队已经有了骄傲的资本!只是虽然如此,还不够,还不够呀!刘金吾想到这里,拿起胸前的一个铁皮喇叭,大声叫道:“无衣无衣岂曰”刘金吾叫到了这里,北秦第三军团一起高唱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无衣》是春秋那个大争时代,最豪迈,最悲壮,最为慷慨激昂的一军歌。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长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共同对敌!当时西周的幽王为犬戎所杀,太子姬宜臼亲身求请当时的秦襄公攻打犬戎。请记住我们的全新域名
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于是老秦人作了此歌,告向全军,以五万秦民骑士,杀向西戎。此歌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慷慨激昂的从军曲!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按理说,这是一秦国的军歌,也只有秦国这样厚重的民族,才可以创作出这样悲怆激昂的战歌。可是……北秦伯是一个拿来主义者,而且是一个不要脸的拿来主义者,这歌好,不错,拿来了,反正我们北秦也有一个秦字,北秦出于秦,那么北秦人唱唱秦歌,那怎么地,反正秦国没有版权税,拿了秦国的文化歌曲,一个大子都不要给,日本人拿了中国的古服叫和服,说这是日本民族服饰,拿中国的米饭团子叫寿司,是日本的传统食物,用中国的汉字两千多年,从日本有文字时代到现在,也没见人上过税,朝鲜人从中国拿走了丝绸茶叶技术,还不是一点税也不用上,并且现在的朝鲜人说这个那个的都是朝鲜自己的,中国的一切文化明都是朝鲜人的,也没有出什么问题。
由此可见,人无耻一点,是可以占到便宜的,《无衣》这战歌太好了,北秦伯很自然的拿来用了。拿来主义,只要是好的,我可以用的,一切的大义一切的道理都可以滚一边去,我就拿来用了,怎么样。你不服,不服咬我!北秦伯自认手握十万大军,你秦国再牛,还不是没有打起来,所以北秦对于拿别人的东西已经很自然了。北秦军上下唱起这《无衣》也是自然而然,就好似当年随秦襄公起兵攻打西戎的就是自己一样,他们唱的是那样的奋向上,那样的理所当然,那
第六百零八章:步军失败,战车出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