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长于内政的宰相。
再加上吕氏的门生势力不容小觑,吕公绰作为嫡长子,自然得到了大力培养。
但这位吕氏长子的能力实在平平,为人性情保守,按部就班,内政上还好些,一旦涉及到军事与外交,就显得庸碌无为。
上个月发生了一场异族使臣随从与开封百姓的冲突,明明对错分明,吕公绰不主持公道,反倒选择息事宁人,由此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狄知远担心的正是这位吕大府的态度。
对内一派清明,对外稀里糊涂就过去了。
别的倒也罢了,这等事被他碰上了,可忍不了!
眼见官吏远去,狄知远有了决断,趁着附近的官差不注意,身形一闪,避入角落,再仗着人小灵活的优势,直接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在范仲淹口中,狭小不足以容学者的国子监,这几年其实已经修缮过,学舍比起曾经的规模扩大了不少,里面有的屋子布置得富丽堂皇,显然是贵胄子弟所居住的地方。
司马光死的院落,却没有那么华贵,反倒显得有些偏僻,一般来说,贵家子弟不会往这个方向来。
狄知远绕着转了一圈,发现为了速速破案,府衙留下的官差果然不多,只有两人,一前一后守住院落,便脚下轻盈地一点墙壁,翻了进去。
不多时,他就靠近了案发现场,来到窗边,往里面观察。
尸体已经被仵作抬走,地上用白绳围了一圈,正是司马光死时的位置。
一股浓烈的血腥味还未散去,同时还混有一股人死后失禁的恶臭味。
狄知远感到恶心,却没有作呕。
他曾经偷偷跟如今被公认最权威的仵作田缺,去查看了尸体,当时回来吐得连饭都没吃下,还是靠爹爹遮掩一二,没给娘亲发现,不然娘亲三言两语间就能让自己产生浓浓的愧疚感,那比唠叨都要可怕……
得益于这些经验,他在发现府衙可能靠不住时,才有勇气自己接近凶杀现场。
不然一腔热血冲过来,被恶臭一熏,吐得五迷三道,那就尴尬了。
现在缓了一缓,狄知远再细细看了几遍,再度皱起眉头。
“屋内如果没有被府衙之人整理过,那似乎缺少了一些物品!”
“而且司马君实倒下的位置,也有些奇怪!”
上午他还看到司马光在国子监门口,被万众瞩目,甚至不少学子巴结着围在身边,几个时辰后就被仵作抬去开封府衙验尸了。
整个过程都是白天,司马光又是太学学子,即便要休息也不该来国子监,最大的可能是来见某个人。
那么屋内就少了待客用的茶具和酒注。
同时司马光所在的位置,也不在待客的外间,反倒是位于里间,靠着床边倒下。
“司马君实是文人才子,没听说习武,如果凶手来袭,有机会特意避入里间,再被毒镖射中,倒下身亡么?”
“亦或者凶手给了他机会,一步步进逼,让他退入了里间?”
狄知远在心中问出两个问题。
然后摇了两次头。
他从三岁时,就跟着姑姑习武,打基础。
虽然由于身子太小,考虑到成长发育,还没能练出真功夫,但唯独一点,连姑姑都称赞他有悟性。
那就是眼力劲。
通过观察目标的坐卧行走,判断对方的实力高低。
行走江湖最重要的,就是观察到什么人能招惹,什么人需要退避三舍,这其实才是安身立命的一大手段。
狄知远就很有眼力劲,能迅速判断出一个人的体格强健,武功高下。
而根据他的观察,司马光就是一个普通的书生,连君子之艺防身都不具备,若说身怀绝世武功,到了连他都完全看不出来的地步,实在不太可能。
如此就否决了第一个问题。
司马光无法避过凶手的袭杀,主动退入里间。
那么第二个问题,是凶手给司马光机会,让他从外间缓缓退入里间的么?
狄知远认为可能性也极低。
在国子监内直接杀人,凶手哪怕再无顾忌,追求的都是快狠准,谁敢磨磨唧唧,横生枝节?
就算要逼问什么,也是让司马光原地回答,三言两语间得不到所要的答案,一记毒镖正中胸膛,确定其死亡后飞速离开,才是本案凶手会做的事情。
当然,由于尸体已经被搬走,现场线索缺失了不少,这仅仅是最粗略的推断。
“司马君实死在这个便宜院落的里间,是不是代表着,他就准备在里间与人见面?”
“这是一个线索。”
狄知远默默记下这点,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案发现场。
当务之急,是先找到两位小伙伴。
公孙彬今年十四岁,包默成十二岁,虽然都是少年郎,但比起他这种今年九岁半,学习破案知识不到两年半的小郎君来说,行事起来还是要方便许多的,正是打探案情的最佳帮手。
狄知远这回目标明确,直接从国子监的一条小道,来到太学旁边,轻盈地一纵身,翻了过去。
还未抵达决明斋,就见到三个人走了出来。
左右是包默成和公孙彬,被他们夹在中间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太学学子,曾巩。
“子固兄安好!”
狄知远目光一闪,上前行礼。
曾巩四年前入太学,每每考试名列前茅,才气和品德都受人赞许,和上一届状元郎王安石关系莫逆,也挺欣赏司马光的才学,向欧阳修举荐过对方的文章。
毫无疑问,现在包默成
番外第二章 少年侦探团出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