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完全确定,但这部话本传奇里的用词遣句确有君实之风,对于汉制的了解更似君实之学!”
“《汉朝诡事录》?”
狄知远一看就明白了:“怪不得,这书中对于汉制了如指掌,史料信手拈来,非常人可为,原是司马君实所著!”
这个年头,能接触史料的都是读书人,并且不是一般的读书人,比如入馆阁为储才,便有接触大量史料的资格,亦或是传世悠久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藏有大量书籍,可供族中子弟阅览。
《汉朝诡事录》之所以流行,正因为其不光探案剧情好看,对于汉朝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让人好似跨越千年时光,来到那段辉煌的岁月之中,自然在一众作品里脱颖而出。
只不过这部居然是司马光的作品,着实令狄知远感到意外。
即便现在话本传奇的流传度越来越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看它,更在民间通过傀儡戏、说书、戏曲种种方式传唱,但真论文坛地位,还是很低的。
如司马光这种才子接触,那就是不务正业,甚至有辱才名。
唯一的好处,或许就是钱财?
以现在追捧的市场,各大书肆争相抢夺好的作品,如果写了一部风靡民间的本子,著作者或能日进斗金,比贷钱来得快多了!
这与版权无关,纯粹是因为狄相公带了一个好头,《苏无名传》就分为数个篇章,每每断章处还在紧张刺激的关头,为了获得接下来的内容,书商自然争相抢购,价高者得。
“如此说来,倘若《汉朝诡事录》真是司马君实所著,他根本就无须去贷钱……”
狄知远正色道:“这或许是贼人留下的破绽!”
庞元直立刻点头:“正是如此,还望知远查清真相,还司马君实一个清白!”
“定尽我所能!”
狄知远抱了抱拳,又借了最新一卷的《汉朝诡事录》,这部书他昨日托包默成买了,但为了查案根本没来得及看,此时与这位告别,出了庞府,端坐在马上,边看边往横街而去。
随着京师越来越繁华热闹,各种铺子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书肆是增加速度最快的。
一方面是文教大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书,另一方面则与话本传奇的风靡世间有关。
狄知远还记得,公孙家本来是经营书肆的,在京师里的产业还不小,但自从公孙叔叔成了御史言官后,公孙家的书肆就渐渐搬离京师了,不然利益往来,哪怕公孙家不贪不占,诚信经营,也会成为政敌的靶子。
这就是避嫌。
况且如今国朝文教越来越兴盛,还怕没有地方可去么?
比如河西路。
如今在河西的书肆,便多为公孙家所有,所赚取的利润不比京师要少,毕竟竞争远不如京师激烈,倒是一家独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但如此一来,公孙彬自个儿买书,都得光顾别家的书肆,狄知远想要确定庞元直的猜测是否正确,那也得老老实实地调查。
所幸他也不贸然询问,目标清晰,等到一部书匆匆翻完,已然到了横街最大的书肆,文锦居。
这座书肆的背景很不一般,起初极为神秘,连他都被蒙在鼓里,后来才知晓,原来与樊楼一样,都是皇家的产业。
大宋天子,当今官家,也很喜欢话本传奇,如今市场这么红火,显然有这一份因素在,听说文锦居投稿得到的稿费都比其他书肆要高得多,更有机会上达天听,一时间令不少落魄士子趋之若鹜。
狄知远来到两次,发现书肆里面人太多,就不来了。
看书选书要挑一个清静的环境,查案则不同,询问这里的掌柜无疑能最快获得情报。
而他这回合上新书,刚刚进入大堂中,目光一转,便发现一道熟悉的身影,欣然唤道:“张先生!”
一人止步,转了过来。
神情淡泊,毫无矜色,身上穿的衣服色泽暗旧,显然穿了多年,却洗得很干净,正是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张茂则。
虽是副职,但众所周知,那位正都知是宫中的老人,身体却早就不成了,养病居多,入内内侍省的一切大小事宜,基本都由张茂则执掌,可谓总管大内,哪怕国朝的内官不比前唐内宦大权在握,也绝对不容小觑。
狄知远却很亲近,从小入宫都是这位带着,早就熟悉了,若不是内外朝身份敏感,真的也想叫一声叔,此时来到面前笑吟吟地行礼。
张茂则同样露出笑容,带着他到了内间:“狄公子,伱今日怎的来了文锦居?”
狄知远目光微动,取出刚刚翻看的话本:“我为一部令人惋惜的著作而来。”
“《汉朝诡事录》!”
张茂则的视线落在书封上,毫不意外地点了点头:“最新一卷确实大失水准,我来此也是要探访一下著作者,即便创作遇到了难关,亦不可操之过急,毁了前面的心血!”
“果然如此……”
狄知远知道这位行事沉稳平和的中贵人,不会为了一部侦探话本特意出宫,但他身后的那位,就是忠实的读者了,恐怕此时正大失所望,眼珠子滴溜溜转了转,低声道:“倘若《汉朝诡事录》已成绝版,后面都没有了,张先生觉得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