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06章 君臣议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臣领旨!”谢三宾说话时已经在心中打定了主意。

    建奴上次入关劫掠是七年前的事。

    阿济格和遏必隆死后尸体被草草埋入了地下。

    七年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些人的尸体早就变成了一堆骨头。

    既然是骨头,也就无法辨别真伪。

    那么他就可以随便找一些骨头去骗建奴。

    这件事越来越有趣了。

    想到这,他嘴角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笑意。

    看着嘴角带笑的谢三宾,崇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轻咳一声:“谢尚书?”

    “臣在。”

    “货币改制的事进展如何?这项国策已经执行了数年时间,也该有所成果了吧?”

    崇祯不问倒还好,问完之后谢三宾脑瓜子嗡嗡直响。

    怕什么来什么。

    据他所知,货币改制在普通百姓身上并没有遇到阻力。

    甚至普通商人和地主也非常支持这项政策。

    不是他们通情达理,而是政策使然。

    在朝廷层面,货币改制属于自愿行为。

    不强制推行。

    手里有银子的,可以换成大明圆宝,也可以不换。

    但是到了地方官员这里,自愿就变成了强制。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上级交给他们的政治任务。

    谁完不成任务,谁的能力就有问题。

    届时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前途,还会给对手留下把柄。

    至于会不会影响大明,他们就不管了。

    为了能让自己完成任务,他们会强迫当地百姓把银子换成大明圆宝。

    不换?

    先威胁,然后打一顿,最后实在不行就随便安排个罪名关起来。

    普通百姓根本无力反抗,只能听之任之。

    但也有一部分人除外。

    士绅!

    他们仗着自己或者父辈祖辈曾经是官员的背景,联合一部分商人共同抵制国策。

    面对这些人,地方官员不敢强制推行货币改制。

    这和摊派徭役一样。

    他们只会向普通百姓摊派徭役,士绅们自带优免权。

    

第1006章 君臣议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