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朝云道:“巡盐御史海舟。”
原来是他啊。
卫渊笑了笑,“海舟的妹子你是海朝云?”
海舟有不少姐妹,但大都已经出嫁,只余海朝云尚且待字闺中。
闻言,海朝云点了点头。
卫渊大笑两声,道:“当初你兄长来寻我时,曾说,若不是我已有婚约,你们海家不介意开个先例,与勋贵联姻。”
此话一出,海朝云顿时联想到什么,下意识觉得羞愧,“你!”
卫渊懒得再搭理她,朝着身边亲卫摆了摆手。
他们便就退下。
随后,卫渊看向海清,
“海家主,你就打算这样一直晾着本帅?”
海清硬着头皮道:“忠勇伯,请。”
来到海家正堂。
海朝云亲自为卫渊斟茶。
后者突然问道:“听说你与我外甥盛长柏相识?”
海朝云倒是知道,卫渊与盛家有亲。
盛长柏与海朝云之间并不算认识,只是前者曾打听过,家风极严的海家,可有什么待字闺中的女子。
进而打听到了海朝云。
她摇头道:“听过盛长柏这个名字。”
海清朝着她使了个眼色。
海朝云识趣,“侄女儿告退。”
顿了顿。
海清主动询问道:“卫将军,我海家的生意,不单单只是海家的生意,若是给了您两成利,我如何向与我海家合作的那些人交代?”
“这样,一成如何?”
卫渊摇头不语。
海清皱眉道:“卫将军,此前说好的,如果水军若成,再给您两成利,如今有关水军成立的消息尚且不见踪影,您张口就要两成利,未免”
接下来的话,他不敢再说下去。
卫渊笑道:“你是想说,本帅未免太黑了?”
海清沉默。
卫渊道:“海运未开之前,你们海家就曾借着朝中势力,以皇商名义,将丝绸、玉器运往海外诸国。”
“其中绝大部分收益都归朝廷,但是你们为了防止沿海倭寇打劫,每年要给各地倭寇数万两银子。”
“如果我将这事说给陛下听,说你们与倭寇有勾结.你们海家在朝中的清名,还能保得住吗?”
这个消息,是皇城司传递给卫渊的。
燕达想要的很简单,海家的生意,卫渊如果赚两成,那么他要两成的三分利。
所以,卫渊必须要两成,一成都不能少,不然,他就赚不到钱了。
海家的确与皇商能扯上勾结,由于海家每年不少利润都会上贡给朝廷,所以赵祯并未过问此事。
如今海运一开,海家就不需让利给朝廷了,只要与海外诸国做几笔大生意,其税收就够朝廷赚得了。
禁海运期间,唯有皇商能与海外诸国做生意。
海清面露难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卫渊继续道:“水军一定会成立,届时,你们给倭寇的银钱,便能省下来了。”
“要不然,随着你们海家生意越来越大,那些倭寇,还会只要区区几万两银子吗?”
“再退一步,即使海军不成立,有我在东南一日,你们海家的生意,便绕不开我。”
“两成利而已,你们海家,不亏。”
说白了,两成利就是保护费。
卫渊主管东南军国大事,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太多了。
海家,只是他压榨的第一个对象而已。
当然,此事也不能过火,否则,容易被群起而攻,适得其反。
适当收取一些好处便可。
只是唯独这海家.
他的责任是扫荡东南沿海倭寇,与海州关系并不大。
特意拐个弯跑海州一趟,不能白来。
当初海舟来寻卫渊,就是要让他顺带着将海州一带倭寇清除干净,唯有如此,海家的船只,才能在海上畅行。
“卫将军,我们海家为了支持您扫荡倭寇,也算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了。”
“正发往两浙的两百艘战船,可都是由工部监造,与军器局无关,监造战船的钱财,也都是工部向朝廷申请,我海氏与东南各商户捐钱制造。”
“如今,您还要两成利,这不是要老夫的命吗?”
海清摆出一副特别委屈的模样。
卫渊脸色肃然,反问道:“这么说,这战船不该造?倭寇要是躲在海上,你想让荡虏军的将士们走着去海里杀敌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