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九章:四十三天平宁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说着说着,刘彻最后又来了一次试探。

    让?还是不让?

    小刘据歪着头。

    “让不让?为什么要纠结这个事呢?”

    “皇帝去做自己一开始就要做的事不就可以了吗?”

    “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刘彻看着小刘据,随即伸手抱起。

    “据儿,类己。”

    ……

    【宁王造反这个事基本根源就是起于朱棣。】

    【靖难之役,朱棣养赖十七弟宁王朱权的力量。】

    【而朱棣得了天下后,自然就此一时彼一时,也大起削藩手段。】

    【于是朱权的封地从北方军事重镇大宁迁至江西南昌,其他藩王的势力也被一削再削,各自受着地方政府的严密监管。】

    【但“祖宗成法”总难被彻底废除,藩王还是有着一定的权力和武装。】

    【宁王的爵位也就三传到了朱宸濠这里。】

    【如果说朱棣起兵是对朱允炆削藩政策的一种“自卫”行为,并非平日里就有多少图谋,所以很容易赢得同情。】

    【宁王则是处心积虑太多年,反相简直就写在脸上,以致有责任担当的大臣会连番上疏检举,在野而不愿蹚浑水的文士避之唯恐不及。】

    【所以在反叛的当天,宁王就杀死不依附自己的江西巡抚孙燧和按察司副使许逵等人。】

    ……

    大明。

    “反的时机倒是恰到好处……”

    朱元璋摸着下巴琢磨着。

    皇帝与大臣上演全武行,此时矛盾已经达到极点。

    这时突然跳出一个藩王谋反,矛盾瞬间转移了。

    “但这小子是傻子吧?”

    ……

    大明·永乐时期

    “好蠢的理由。”

    作为成功上位的藩王,朱棣总结了一下成功经验。

    那就是藩王起兵总要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讨伐对象至少名义上是皇帝身边的奸臣,而非皇帝本人。

    如此做才能师出有名!

    才是名正言顺!

    但这蠢货却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皇帝。

    他当自己是汤武吗?

    那皇帝得是桀纣啊!

    朱厚照是桀纣吗?

    在唐朝或许还能以家事来遮掩一下。既然只是家事,朱姓以外的人便没资格插手。

    但自宋朝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后,那皇帝的家事就不仅仅是家事了。

    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

    ……

    天幕上。

    一名官员捋着袖口指着疆域图道:

    “六月十六,宁王的军马攻打南康,南康知府陈霖弃城而逃。”

    “十七日,叛贼又攻九江,九江知府江颍也是弃城而走!”

    “这两座府城都被宁王兵不血刃夺了下来。”

    “这些日子宁王派人到处搜罗爪牙,估计已经凑集了十万以上的兵力,可他的大军并未开出南昌。”

    “都堂觉得宁王下一步会做什么?”

    站在案桌前,盯着疆域图的乌纱红袍大臣手拈长鬓。

    一双斜飞凤目迸出精光。

    “宁王此次起兵无非三条路。”

    “上奔京师,中攻南京;下拥南昌。”

    “此时宁王坐南昌不出,看来他没有直扑京师的勇气。”

    “那下一步就是攻取南京,建都割地,与朝廷对峙。”

    瞅着疆域图的官员忧愁道:

    “可是我们手里没兵,难道只能坐看宁王攻取南京吗?”

    红袍官员捋须微笑:

    “没兵有没兵的方法。”

    “谁说没兵就不能平叛?”

    ……

    【时任提督南赣军务的王守仁逃出宁王围杀,向兵部报信并移檄周边州府平叛,吉安知府伍文定等人率部支持。】

    【当时王守仁怕宁王顺江而下直取南京,便放出大量间谍并张贴告示,表示自己早已做好准备,调集了十六万大军备征。】

    【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又写蜡书让宁王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宁王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宁王。】

    【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宁王进兵南京,结果宁王不敢轻举妄动。】

    ……

    {此时一位全能圣人正对着宁王磨刀霍霍(狗头)}

    {王守仁的“心术”太BUG了,跟他打仗你会信不过你身边的任何人。}

    {在战略上你会不敢进,也不敢退,甚至不敢动,哪怕不动也会怀疑是不是中了他的计谋,让你怀疑任何事任何物,从而怀疑人生。}

    {你和你的部队“知行合一”状态被破坏,还谈何打赢?}

    {他对人心的把控到了离谱

第五百七十九章:四十三天平宁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