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章 靖难之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由得愣了下。

    回过神来后,他也有点恼了,当即大了嗓门说道:“他就只有三个卫的兵力,还没有地方治权,这都能夺了皇位,这事儿还能怪到爹头上来?”

    朱元璋设计的藩王制度,是藩王有三个卫的兵力可以直接指挥,但是不能干涉地方行政。如果临时有事,皇帝下旨,可以由藩王统领大军出征。

    根据洪武二十六年的统计,大明朝一共有四百九十六个卫。理论上来说,不管藩王再厉害,那也不可能打败朝廷的,毕竟这可是三对四百九十六,连个零头都不够。

    被朱元璋这么一说,朱标顿时无言以对了。自己的儿子怎么就那么无能,再怎么样,都不可能被他叔夺了皇位吧?

    马皇后看到他们父子俩似乎吵了起来,便连忙开口说话道:“好了好了,你们父子俩也真是,都是以后不可能再发生的事情,有争吵的必要么?”

    听到这话,理智回归,朱标便连忙认错道:“父皇,母后,是儿臣一时脑热,儿臣错了!”

    朱元璋听了,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等到下次对话的时候,就听海军说说老四的事情吧!”

    朱标听了,有点不解,抬头看向他父皇道:“儿臣保证以后再不提这事,也绝不往心里去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严肃着脸说道:“老四只凭三卫的兵力,竟然能夺取天下,爹也是想不通的。有可能是爹在什么地方没考虑周全,听听也好。”

    听到这话,朱标便不再出声了。

    他确实是如同他说得那样,不想因为以后的事情和老四计较.但是,他也同样好奇,在原本的历史上,老四到底是怎么夺取天下的?总不可能,他也有自己这样的奇遇,有未来的人帮忙吧?

    ………………

    朱海军这边,忙完视频的内容之后,便把新得到的五个美食配方抄了出来。

    不过他没有马上给他爸妈发过去,因为之前的三个配方,他爸妈都还在调试,还没有结果。

    等到这次回家之后,三个配方复制重现,确实是好吃,能搞定带货了,那时候再推出这五个新的美食配方也不迟。

    回家的高铁票已经买好,作为刚毕业的单身狗,也没什么行李,一个箱子就是全部,拎起就能直接走人。就等着时间到,闪人回家!

    朱海军收好五个美食配方,闲着无事,便回看了一遍早上的视频,看到朱标在问治理贪官污吏的方法时,那眼神中真的带了希望。

    朱海军想了想,便决定查下朱元璋在惩治贪腐方面的措施,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结果他一查之下发现,朱元璋虽然没有杀过儿子,但是他杀过女婿。

    按照朱元璋的家族观念,女婿是半个儿子,一般情况下,他也不可能会杀的。

    但是,这个叫欧阳伦的倒霉蛋,老婆还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次女,最终还是被朱元璋给杀了。

    看欧阳伦的罪行,根据历史记载,洪武三十年,他奉使至川、陕”期间“数遣私人贩茶出境”,从中牟取暴利,也就是走私牟利。

    第二个原因,也是被杀的直接导火索是欧阳伦的家奴周保蛮横,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殴打蓝田县河桥司巡检税吏,吏不堪其辱,向朝廷报告。也就是公车私用,家奴嚣张跋扈打了官吏。

    为此,朱元璋大怒,将欧阳伦赐死,周保等被诛杀。

    就这罪行的判罚力度,要是一直能保持的话,估计明朝肯定有更多的官吏要人头落地了。

    看了下时间点,这是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的事情。如果这个事情发生早一些的话,估计能震慑一大批贪官污吏,嚣张跋扈的武将了吧。

    或许是朱元璋到洪武三十年的时候才明白,如果只处罚别人而不处罚他身边的人,那这贪腐就遏制不住,所以对欧阳伦下了死手?

    还是说,他对欧阳伦早有不满,因为这个事情爆发?

    朱海军不大好判断是不是这两个原因之一,还是另外有原因。因为有关欧阳伦的历史记载很少,哪怕查他妻子安庆公主那边,也是没有任何资料。

    朱海军又查了下,发现安庆公主已经在洪武十四年嫁给欧阳伦了。并且这个欧阳伦还是平民出身的状元,最后落得这样的结局,真的是让人惋惜!

    要不,傍晚时候提一嘴,让朱元璋先管教管教,就能避免悲剧发生了?

    想着这个,他的脑海中就冒出朱元璋的和蔼悦色,以及马皇后的仁慈笑容。最终还是决定,傍晚这次对话还是说下吧!

    等到下午时分,朱海军便去翻了下最新上传的视频,看看评论的内容。

    结果,他看到这个视频有五万多的点击量,但是留言里面对于春兰的琵琶教学预告并没有多少反响。可能之前留言琵琶那个网友没上线,但也从侧面说明学琵琶的人少,倒是有几个人留言说要学吹箫。

    或许是琵琶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冷门的乐器?

    

第82章 靖难之役-->>(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