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特别贴心的想到俞家兄妹进京怕是抢不到好宅子好庄子,暗中把这事儿记下,打算回头给安和帝写信点一点“救命之恩”的事儿。
他们吃了两串葡萄,逗弄了两个孩子一会儿,徐达就派人来请了。
“这个祠堂是村里人共用的?”俞红豆跟着表哥和小姑姑往祠堂走,好奇的追问了一句。
她前世出生的地方,虽然有族人同村,但基本没有“宗”的概念,家里供奉的老祖宗牌位,也只供近亲三代的。
桃源村就更别提了,大多都是因为逃难聚集在一起的,好些人都跟俞老爷子一样。将来去了才是家里的第一任祖宗。
而茨沟村它的前身是西峰寨啊,四个当家各不同姓,加上一个外来的徐茂岭,所以这个祠堂到底是谁家的祠堂。
“是茨沟村的祠堂,也是西峰寨的。”曹谷给小表妹解惑。
其实祠堂只是对外的叫法,以前这个地方叫“聚义厅”。
有“身家”的土匪窝里都有这么个地方,早先是为了给死去的兄弟们点灯立牌和议论大事的地方。
后来西峰寨金盆洗手,几位当家的分道扬镳,这里就成了村里人扎堆聚集讨论事儿的地方。
“祠堂里最早供奉的是长林真人,这是徐茂岭的要求,后来又添了徐茂岭和陈氏,因为他们才有了四个大当家的造化。”
曹谷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祠堂的事儿讲给俞红豆他们听。
“这倒也是事实,后来四个大当家各奔东西,那他们”俞红豆点头,确实,他们应该感激长林真人。
“后来也给设了牌位,到底是西峰寨的当家,村里人能安居乐业下来,都是靠他们。”曹谷点头,即便四个当家不是好人,但村里确实是得了好处。
俞红豆没再追问,而是把目光放到路边的灯柱上,大概是跟着武安县学的,茨沟村的主路两旁,隔开一段就竖起了一根高高的木杆,木杆上吊着一盏气死风灯,倒是很有“路灯”的感觉。
俞红豆关注到这个,
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的老师出现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