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哦?谢六姐竟亲自写了回文?”
虽然百姓们未必知道张天如此人,但这个年轻的书生,无疑已经在云县的小圈子里有了一定的名气——现在就连使团成员都收到了风声,并且期待起了下一期的《买活周报》来:买活军的诚意,从勒令张天如更换名字,便可见一斑了,这至少是给朝廷留了一些体面,算是次好的办法。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张天如给捉拿起来,但买活军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这样做等于自绝于江南文士。至于说驳回这篇稿子,对于深悉本朝名士做派的使团成员来说,却也都知道,当真是驳回稿子的话,反而是给张天如扬名,其不论是到处辩论演讲,还是自行发放揭帖,总有办法逼得买活军正视他的言论,而且因为的确有一些道理在其中,反而会显得强行镇压的买活军有些理亏了——这是本朝的读书人卖直邀名的惯用手段,便连年轻的信王,都对这种套路很熟悉了。
“不知道报纸什么时候发呢,谢六姐又是何时返回——听说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使团的确在云县驻留了有一段时间,连信王入学都快一个月了,王肖乾甚至还登船去榕城看望叶氏家眷,直到收到谢六姐从鸡笼岛返回的消息,这才匆匆赶回云县。他带来了不少坏消息,但更多的还是好消息——
不论是叶首辅的家人,又或者是泉州晋江一带那些阁臣耆老家的族人,九成以上都是平安无事,便连延平郡王也保住了性命,死的多数都是边缘族人,而且均有明确的劣迹,这便是最好的消息了,也说明朝廷和买活军的矛盾,还远未到要立刻开战的程度,使团的使命是有望达成的,这的确是让人精神一振的好消息,毕竟,虽然使团中的成员或许大多数都能接受把战争作为政治的延伸……但也没有人喜欢打一场必输的战争。
至于坏消息,以朝廷的立场来看,是不值一提的,就不知道叶首辅、李督抚等人心情如何了,王肖乾这一次设法看望了五姓族人,分别是当朝首辅榕城叶氏;刚致仕没多久,本人还未返回老家晋江的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本家晋江史氏;礼部侍郎、当代书法大家,也是九千岁一党的笔杆子晋江张氏;榕城名门,有三代五尚书之称的望族林氏;自然,还有依旧住在榕城的延平郡王一家,作为宗室的代表。虽然是蜻蜓点水,但这五家人中对买活军切齿痛恨者相当的多,因为他们几乎都在变故中失掉了自己全部的财产,损失最小的延平郡王也没什么好高兴的,他的家产早一两年就几乎全没有了。
在朝廷来说,反正这些财产也不会纳税,这些族人的哀痛,对朝廷来说压根无关紧要,只要能保住命就很不错了,这样在官面上就不用为官员们讨回公道,只需要设法营救这些名教之家的族人,把他们接到京城,便可以收获他们的感激,对使团成员来说也是现成的人情。至于说财产上的问题,能保住命就不错了,何必贪心?更何况,这其中有许多的损失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若是哀哭得太大声,很可能会被田任丘所指使的御史盯上,让官声受损。
这么一来,和买活军和谈的阻力便更小了,相信即使张天如这篇文章的流言传到京城,也不会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使团众人的心情因此都相当不错,并很能体谅谈判的推迟——大家都能感觉得到,买活军还在重整各地的官吏,各处都相当缺人,的确凑不出能代表谢六姐的班子来和使团谈判,与其每日磨洋工,倒不如各自消闲,或者美其名曰养精蓄锐,等谢六姐回来了,再和能做主的人谈。
当然,课还是要上的,虽然只有信王去正经上课了,但使团全体成员还是通过了扫盲班的‘同等学力考试’,并开始在云县内外活跃了起来,除了得到特许,去了榕城、泉州一趟的王肖乾之外,孙初阳、王知礼、黄谨都是四处乱转。
王知礼喜欢去医院,看的什么毛病那就不得而知了,孙初阳很想去看造炮,又想去看造
214 贼开课则怀恨就读-->>(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