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可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回到教室,众人又开始继续背起了书。

    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因此学生清晨吃过饭回来后,背的便是语文。

    教室内响起的全是高中时学过的古代文人圣贤留下的经典名篇。

    每一篇在中国长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都曾熠熠生辉。

    姜鹿溪也在背诵着语文课本上的诗词。

    整个教室里,就只有程行在做着试题。

    对于他而言,语文这一科,已经不需要他再去多加复习了。

    作业本上的试题,都是姜鹿溪出的很难的题。

    都已经是二次复习,也是最后一次复习了,姜鹿溪针对性出的题,就变得是很困难的题了,题出的不是很多,但这些题没解答出一题,往往就要花费程行很长的时间。

    他这一题就做了很久,但还好最终还是解答了出来。

    看着不算草稿纸,光是解答过程就写了将近一页的算式,程行松了口气,然后揉了揉脑袋,不得不说,解答出一道这样的题,确实很费精神。

    他没有再继续去解答下一题,而是先望了望窗外还在继续拍打着窗户的雨水,跟刚刚吃饭回来的时候相比,雨水显然又大了一些,下的也更急了起来,虽然还是细雨居多,但落在身上,不消片刻,也能把衣服全都打湿。

    窗外的雾气很重,望不到学校后面的公园,也望不到更远处的安河。

    程行眺望了一会儿,然后便向左边的姜鹿溪望了过去。

    此时的姜鹿溪薄唇轻启,正在背诵着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对于许多人而言,认识姜白石的人或许不多,因为他没有辛弃疾,苏轼那么有名,这不是姜白石的文学作品比不上前二位,而是姜白石的文章,只有到了高中时,才会出现,而在2011年,在一些偏远贫穷的地区,没有读过高中,只是初中甚至小学就辍学的人太多了。

    这首《扬州慢·淮左名都》,程行尤为喜欢。

    此时的姜鹿溪,便将这首词给背诵了起来。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而听着姜鹿溪用她那清清如水的声音将这首词给背诵出来,程行只觉得一阵清爽,像是一阵清风从江面拂过一般。

    因为姜夔本身就是一个深谙音律之人,《扬州慢》这个词牌名,又是姜夔首创,因此这首词也极富声韵之美,读起来如清水滴石,朗朗上口,再加上姜鹿溪的声音又带了些清冷,如甘冽的清泉一样,听着自然是好听极了。

    正所谓从文人诗词文章里辨其性格,从姜夔的诗词文章里,就能知道他是一个清新隽永的人,或者是用清空高洁来形容更加贴切,而姜鹿溪显然也是这样的人。

    甚至有趣的是,两人都姓姜。

    姜鹿溪将这首词背完后看着程行一直在盯着她看,便道:“我很喜欢姜夔这首词的最后两句,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嗯,这首词我也很喜欢,你背的也很好。”程行道。

    “姜夔的人生,其实跟历史上许多怀才不遇的文人一样,二十二岁的时候写出了这首名满天下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但四次参加科考,都没能被选中,而在他那個年代,自1127年赵构南京称帝后,十余年间,南宋经历绍兴和议,放弃了淮河以北地区。朝政腐败,奸臣辈出,四次科考都没有被选中之后,仕途不顺的姜夔,一直都生活在颠沛流离中。其实那个年代,同样有着这样遭遇的不只是他一个,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如辛弃疾,陆游,杨万里,都是一样。”程行道。

    “嗯。”姜鹿溪认真听完后点了点头。

    她只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姜夔,但对于诗人背后的人生经历,了解的并不算多。

    不过这首词,的确是写的很好的。

    上午的第二节课过后,程行跟周远下了楼去了厕所。

    而在程行走后不久,一名女生紧张的走进了三班的教室。

    她个子不高,看上去有些腼腆,走到了程行的桌子前后,她额头上带着些细密汗水的向着旁边正在写字的姜鹿溪问道:“你,你好,请问,这是程行的座位吗?”

    姜鹿溪看着面前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可惜-->>(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