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投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电影市场确实不好,电影投资人更是稀少。

    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电影市场,能进行参与电影行业中制片、发行、院线的公司,只有国营16家制片厂才有这个资格,整个市场就是电影制片厂所有的。

    八十年代还有九十年代初期,那时候很少有盗版,国内的电影市场非常的好。

    但是当时因为国家刚开始改革开放,哪里都需要钱,因此拨给制片厂的资金很少。

    活人显然是不会被尿憋死的。

    国家没钱,但是民间资本有钱啊!

    刚开始是港资,后来内地也有资本参与,他们用“买证”的方式,参与电影投资,所以有不少的电影名义上属于电影厂出品,实际上是跟他们关系不大,只是借了一张皮而已。

    从八十年代起,民营经济“暗渡陈仓”式地悄然介入电影业前后长达十几年。

    直到2003年,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严格控制的电影业逐步放开,民营电影公司终于获得了和国有制片厂一样的身份。

    但是现在的1997年,不仅市场萎靡,制片数量也很少。

    除了制片厂计划内的以及知名的那几个导演,其他人很难获得投资去拍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贾樟可会感叹,现在拍电影很难。

    刘周知道,不仅现在难,今后十年也还会很难。

    如果不是以贾樟可为首的第六代导演趟出了一条国外拿奖的路子,他们也很难有机会拍电影。

    但是拿奖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你看第六代又有几人能在国际上拿奖?

    他们获的奖加起来还没张一谋一个人多。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电影反映的一些东西是西方人想看的才更容易获奖。

    第五代导演他们是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在那里,但是第六代一些导演嘲讽着第五代不够艺术,却又拍不出第五代导演的深度,但又去迎合西方的口味。

    这也是为什么刘周从现在就开始搞钱的原因,如果自己不搞点钱,今后自己的导演梦估计也难以实现。

    刘周现在也有了自知之明,自己未来十年是很难拍出文艺性的东西,只能拍点商业

第二十三章 投资-->>(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