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0章 训练太细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心中默默比划了一下。

    短跑运动员,尤其是百米的前30米,是起跑加速阶段,上半身会随着奔跑逐渐摆正,然后达到最佳速度。

    这一阶段对于毫秒必争的百米运动员来说,步频,跨几步,上半身直起的时间跨度,都非常关键。

    练也就练这些地方。

    当跑过30米,那就保持着节奏疯狂跑了。

    但具体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很困难,把他变成肌肉记忆更困难。

    而如果按照陈宇的想法加这么一个棚顶,那么上方的硬顶,就会逼迫你按照它的高度去控制身体,从而跑出最完美的起跑阶段。

    “怪不得调整了半天。”贾秀全又道。

    棚顶安装还是比较快的,但接下来很多的时间都用于调整棚顶的高度了。

    打的有水平仪,陈宇和尼尔森也带着技术团队,凑在场边的设备前,不断的对照数据。

    真就是一厘米一厘米的调整。

    李树彬莫名感慨一声,道:“真的是太细了。”

    这些天在美国,李树彬学了很多世界先进的训练经验和方法,但让他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陈宇这个世界顶级团队,对训练的细致程度。

    真就是一丝不苟,精细入微。

    在国内,很多时候进行训练,他们往往会抱有一种差不多就行,问题不大的心理。

    好比体能这一块儿。

    比如给某个球员设定一个训练项目目标时间,假如是28秒完成。

    国内训练的时候,可能在加强训练之后,练到了27秒半,那教练可能就觉得差不多了,这一项已经练到位了。

    但陈宇这边不会,说好是28秒,那么就一毫秒都不能少。

    而且当练到28秒之后,永远会继续设定下一个目标,不断进步提升,直到达到极限。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李树彬感慨良多。

    媒体总说中超球员不上进,现在想想,真就是根子上出了问题。

    教练组都放松了要求,那球员怎么可能会高标准完成,还有继续提升的动力。

    旁边贾修全赞同点头。

    能用这种方式,去抠起跑阶段每一步的身高和步频,只能说有点儿恐怖了。

    又过了大半个小时,陈宇这边才完成最后的调整。

    “先把尤塞恩叫过来,跑一下试试。”

    

第650章 训练太细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