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六部主官等,分别担任“领队大臣”和“参赞大臣”,将两个职位合而为一,尚从无先例。由此亦可见乾隆皇帝对这位“叔父”的重视程度,心中再不敢轻视这位“叔父”了。
乾隆皇帝见“飞天神龙”钮清答应下来,“哈哈”大笑道:“贤弟,如此我就放心了。”
稍顷,又转对福康安正色道:“福康安,我这次决定让你领兵出征。但你必须记住,你虽为领兵统帅,却必须受你钮清叔父节制,遇事多向你叔父请示,不可独断专行。否则,你叔父可先斩后奏,随时有权处置你,明白么?”
“天子无戏言”,乾隆皇帝虽是说得疾言厉色,但终于还是让福康安当上了“大将军”,实现了当年的承诺。
纵观整个清朝历史,无论大小战事,每次出征,统兵大将均拥有至高无上的决断权威,就算是位高辈尊的“领队大臣”和“参赞大臣”也只有监察、建议之权,在具体战事上不得干扰“统帅”的部署。让“领兵统帅”置于“领队参赞大臣”的节制之下,可说是乾隆皇帝“绝无仅有”的创举,这也让刚萌生一丝志得意满、欲大展宏图的福康安更是心中惴惴,赶紧恭声说:“孩儿明白。”
又转对“飞天神龙”钮清一揖道:“盼叔父时加训导。”
“飞天神龙”钮清笑道:“哪里,哪里。贤侄年少有为,此去必定马到成功。”
乾隆皇帝笑道:“这就得靠贤弟了。”
稍顿又说:“此次出征,以福康安为督师,贤弟为‘领队参赞大臣’。另外再给你们配备两名副手,一位是刚于武威杀退贼兵的定边右副将军兆惠,此人能征善战,足智多谋,是员虎将。另一位是御林军副统领成衮扎布,此人贤弟是见过了的,他颇熟悉蒙古事务,带在身边也许会有所帮助,就授他定边左副将军吧。只是……还得配备一员骁勇善战的先锋官才行。”
“飞天神龙”钮清突然想起一个人,心中一动,说:“小弟向大哥推荐一人,不知可否?”
“贤弟所荐之人,自然不会有错,不知是谁?”
“全州府守备杨锋。”
“守备?”
“不错,小弟曾会过此人,确实是一员骁将,若能给他以用武之地的话,必定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将,但放在边远的全州府做守备,的确是有点埋没了。”遂将三年前自己被全州知府“剥皮猴”皮木陷害得守备杨锋所救之事,以及自己对杨锋的观感,向乾隆皇帝介绍了一番。
“好,我立即传旨,急调全州府守备杨锋进京,授先锋总兵官印。”
“如此,小弟就代杨锋叩谢皇上了。”
次日四更时分大军起程,御林军统领、贝子福康安领以督师衔,率满洲正黄旗、镶蓝旗精兵四万五千、蒙古喀尔喀贝勒骑兵一万五千,西出驰援。
正阳门外,以大学士、兵部尚书傅恒为首的一班大臣奉旨前来欢送大军起程。
“大将军”福康安今天穿一身银白色战袍,臂上有皮护套,胸背有轻巧的掩心甲,高坐在一匹浑身漆黑、仅四蹄有一撮白毛的乌云盖血宝马之上。
嘿!好一员气宇轩昂的少年将军。他的鞍旁插有弓箭,腰上悬有长剑,威风八面,顾盼自豪。
他身后是二三十名高大雄壮的随征将佐,身穿护心软甲,悬剑带刀,强弓挂鞍。再后面是五百名亲兵,清一色的劲装骏骑,盔甲鲜明,刀光铮亮。再后面,则是五十名鼓手、五十名锣手,显然是军令队。
他的左右,各有五十名长枪手,特别雄壮、气派。另有五十名弓箭手,每人挂了十只箭袋,各有两张弓,也够雄壮。
他的前面,五十名护旗手拱卫着二十四名旗手,高举着一面五彩认军旗,当中一个斗大的“福”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出征将士一行行、一排排,直至数里之外。
四更正,随着“大将军”福康安的大手一挥,五十名鼓手将鼓槌举起了,五十面皮鼓忽然响起轻雷似的低沉鼓声,逐渐加重高亢,像从天边响起一阵密鼓,越传越远,连绵不断。
鼓声中,认军旗当先开路,各队铁骑先后移动。官道上,铁骑驰过,泛起一片轻尘,逐渐远去。
“大将军”福康安在马上向远处送行的兵部尚书傅恒等人抱拳一礼,一抖缰绳,在亲兵的拱卫下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