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四章世家门阀的末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薛将军当真神勇,万军从中,生擒其国之主,古之未有之,真乃奇人、神人也。”

    众多战将,无一不倒吸口凉气。

    夺旗斩帅,几十年都未曾有之。

    而在薛仁贵这里,却是接二连三的完成了。

    “北方战局已定,如今黄河冰期已至,各位可有何建议?”

    李承乾转而问道。

    “大唐境内,如今已经是诸多割接并起,且有起义军有归属之意。”

    “末将以为,该当分兵而击,收拢沿途起义军,可迅速平定局势之乱。”

    “另外,长孙无忌集团聚集了许多氏族门阀势力,需要重兵围剿,剿灭之,门阀势力也就不足为虑。”

    裴行俭侃侃而言,大局明朗,他制定的战略也十分的具有针对性。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收拢起义之军,对门阀势力进行讨伐,分田产,置地利。”

    “渡河之后,分散行动,以击溃门阀目的而战,化整为零,极快的结束动乱,救民于水火。”

    “对于改过自新的氏族门阀,也要给予足够的宽容,上天有好生之德。”

    李承乾语气沉重,没有胜利前的那份激动感。

    此次动乱之后,人口肯定还会锐减。

    人口可能会创历史新低,要低下千万人口的大关。

    每次大战乱之后,人口都会直接拦腰斩断。

    胜利是必然的了。

    但是,战后治理问题,却时刻围绕着李承乾。

    也该从现在布局之后的大局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依殿下之意,末将会分令传达各军。”

    裴行俭会意,点了点头。

    “辽东运来的土豆红薯,也不要用于食用了,分发给各地百姓,让他们先种植起来。”

    李承乾又吩咐道。

    他现在为主导者,不仅要考虑军务,同时还要时刻跟进政务。

    大乱之后,就是大治。

    几日之后,待军数月的辽东军,也自黄河北岸,横渡黄河南下。

    “军中粮草,究竟还能维持多久啊?”

    在相州府内,长孙无忌忧心忡忡地凝望着,眼前白雪皑皑的原野,眉头紧锁,满脸愁苦之色。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过,他肩上的白发随风舞动,与那洁白无瑕的雪花相互映衬。

    自从得知长安发生变故后,仅仅一夜之间,这位昔日威风凛凛的大权臣竟然已是满头白发。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一直信任有加的李治会突然在背后捅自己一刀。他率领军队浴血奋战,抗击外敌入侵,一心只为国家和君主效力,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眼下,粮草即将断绝,他们已然深陷绝境,仿佛走到了穷途末路。

    这时,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泽走上前来,轻声说道:“父亲大人,据我估算,军中的粮草最多只能再维持半个月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我们举城投降吧。”

    一旁的次子长孙津和也赶忙附和道:“是啊,父亲大人。听说李承乾对待降卒还算宽厚,如果我们向他投降,想必他应该不会太过为难我们的。”

    要知道,长孙无忌膝下共有十二个儿子。此前,其中三个儿子已不幸被张亮斩杀,而其余众多子女中有不少人正跟随他一同出征在外。

    面对两个儿子的提议,长孙无忌沉默良久,最终只是缓缓吐出一句话:“让为父好好考虑一下再说吧!”

    此时此刻的他,就如同那风中摇曳的残烛一般,微弱的生命之火似乎随时都会被这刺骨的寒风吹熄。

    此次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于长孙无忌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至极的打击。

    “父亲大人!情况危急万分,刚刚探子传来急报,李承乾所率领的大军,竟然已经成功地渡过了黄河。按照这样的行军速度推算,不出数日,他们必然会兵临城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长孙泽满脸焦虑之色,再次向长孙无忌禀报着这一惊人消息。

    然而,他们又哪里能够知晓长孙无忌与李承乾之间暗藏的种种纠葛与过往呢?

    在他们单纯的认知当中,毕竟他们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脉,若选择投降,想必应该不至于遭受过于严苛的清算吧。

    长孙无忌眉头紧皱,

第二百六十四章世家门阀的末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