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世子之争,就是一场腥风血雨,无论底下的大臣支持谁,事后都会被另外一方清算追责,除非你从一开始就选对了人。
像郭谦这样靠着关系,坐到这一层地位的人,其实已经吃过了一次从龙之功的机遇,可是他不敢赌自己还能从龙成功。
现在的郭谦更想要全身而退,能够安享晚年。
“东宫的秦王,出身名门世家,更是皇后的嫡子,有着无数大臣的言传身教,理应是最好的人选。”郭谦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了顿。
“但是,晋王却是一个能办大事的人。”
这话说得倒是极有意思。
先是捧起秦王,再转折,看似谁都没有偏向,但是这么说话,其实是倾向于后者的。
主要是,楚世煦确实看不起像郭谦这样出身的大臣。
尽管秦王楚世煦的名声很好,被诸多儒学经典的大臣教导,又对那些大臣极尽体贴,礼贤下士,甚至于经常拿着大臣劝诫的良言拿来告诫自己。
但是郭谦是个粗人,他知道秦王这些做法全是放屁,除了作秀就是作秀。
真正有德行又有能力的人,他会去做实事,而不是像这样博取虚名。
“能办大事?”永晋帝陷入了思索之中,“从何看来。”
永晋帝能够清楚楚世昭是能办大事的人,主要原因还是那一次如烂柯一梦般的遭遇。
可是郭谦又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他要听听缘由。
“不论治安疏。”永晋帝又特别补了一句,因为在永晋帝看来,楚世昭进谏的治安疏,更多的是对朝廷的批判,其实也没能改变大周王朝的政局。
虽然楚世昭有心想要靠治安疏改变风气,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论,治安疏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晋王在长安四处巡逻,惩处了不少为恶之人。”郭谦立刻说道:“以往那些嚣张的大族之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冒头了。”
在维护治安方面,郭谦有很多话想要说。
永晋帝给他的职务之中,其中可以说是实际权力的,就是郭谦可以在长安抓捕那些‘破坏治安’的人。
武德司的主要职能,除了拱卫皇城,保护皇帝,就是维系长安之地的治安。
但是,这个位置并不好做,郭谦这些年早就想要隐退了。
就长安那些官宦子弟,他敢抓吗?
更多的时候,郭谦是敢怒不敢言,每次拿下人以后,都要低声下气地劝说对方,而其实很多人都不卖郭谦一个面子。
秦王和那些官宦子弟走得近,自然看不起郭谦这样的泥腿子。
这样一想,晋王对待他郭谦谦卑有加,而且嫉恶如仇,对付那些官宦子弟不留面子,有罪则罚,比起郭谦有时候不得不低声下气的态度,晋王确实刚正不阿,不是那种媚上欺下之徒。
虽然对秦王有一些反感的地方,但是郭谦夸奖晋王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讨厌秦王,便去抬高晋王,而是晋王在某些地方做出来的事情,是他很是欣赏的地方。
永晋帝倒是不意外郭谦对楚世昭的亲和,毕竟大周王朝门第之见日益见长,大族之间的通婚就可见一斑,很多京兆名门的千金是只嫁同为名门的大族之后。
像郭谦这样出身的大臣,往往都是被排斥的一方,而永晋帝此番追问,也是在观察、考量其他人对晋王楚世昭的看法。
因为永晋帝越去关注楚世昭,就越能发现在楚世昭身上不同于寻常之人的特点。
楚世昭无欲无求,既不求财,也不好女色,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对权力的渴望,几次三番都提出自己想要就藩的态度。
而就藩跟主动放弃皇位是没有区别的。
提一次也就算了,每一次都提出想要就藩的念头,这说明了楚世昭并不怕他这个父皇心一横,立刻让他就藩的事情。
他是真的很想出逃长安。
这也让永晋帝越来越难以捉摸楚世昭的真实意图,纵观这些日子楚世昭所做的事情,你最多也只能说他喜好名声。
可是楚世昭又不是单纯的喜好名声,他该做的事情做了,不该是他亲王做的事情其实也做了。
第128章 一心就藩的楚世昭,大周也想改稻为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