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三章 情感;颗粒归仓(各位大佬,中秋快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这些人意识到麻烦又来了。

    转基因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次又一次的被纠缠。

    贪图了它的便宜,现在就要承受它的因果。

    但以前那是没得选,

    现在,别来烦我,我怕国产大豆误会!

    不止是国内面临价格战和转基因困局,北美大豆的局面似乎更糟糕!

    其实,在大豆生长后期,植株封林后,杂草是能控制住的。

    但老美选择控制杂草的农场主测算后发现,今年的大豆生产成本远在3600元/吨以上。

    而往年这个数字是一般在2400~2800元/吨浮动。

    相当于成本提高了800~1200元/吨。

    另外,放任杂草生长的农场主更惨,大豆产量近乎腰斩!

    联邦政府能给多少补贴?

    要多少补贴才能补出价格优势?

    两大专业机构infoma和《油世界》的预期都很悲观,杂草控制不住,红火蚁也还在破坏土地!

    联邦用粮食编织的武器正在土崩瓦解。

    除了粮油机构,彭博社甚至发文称联邦内部正在考虑用更强有力的武器来捍卫农场主的利益。

    不过,老美国内萎靡的经济形势拖累了这一切!

    联邦金融也要崩了!

    当消息传回国内时,以进口大豆为主要原料的大豆压榨企业都如坠冰窖。

    转基因人人喊打,进口大豆成本优势也没了。

    各大企业老总纷纷改口。

    面对压力,福临门第一次在媒体面前公开表态。

    “福临门已经在建立国产大豆的采购渠道,以后将逐步减少转基因大豆的加工,甚至完全用国豆取代!”

    业内纷纷直呼这是老六行为,当初可是你口口声声说进口大豆有价格优势的。

    怎么转头就把兄弟们卖了呢?

    太不道德了!

    然而,

    鲁董事长孙孟权大义凛然,“支持国产大豆发展,是粮油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几乎是大多数企业的同一基调,趁着还有时间,都在抓紧联系国内的大豆生产基地。

    也有脾气粗暴的老总,“这tm再不转型就等死吧,或者说像汇福粮油一样转型搬砖!”

    铁头娃是没有好结果的。

    汇福粮油就是选择了咬牙死撑的铁头娃。

    其老总石克荣并没有在公共场合出现,也没有传出任何只言片语。

    媒体猜测这可能和汇福这两年才费巨资在南美购买的铁路物流和港口有关。

    放弃进口,意味着至少有几亿资金打水漂了。

    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德对石克荣喊话,“嘉禾愿意以市价收购汇福粮油在南美的资源。”

    这次,石克荣终于露面了,但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嘉禾收购。

    “嘉禾粮油大力押注国产大豆,推动国产大豆替代进口大豆,同样是以利益为驱使。”

    “嘉禾可以不在乎大豆加工上的利润,是因为只要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它能从任一环节获益。”

    “但其它企业不行,只要嘉禾选择打价格战,那其它企业就是砧板上待宰的鱼。”

    “嘉禾粮油就是毒瘤!”

    “油脂企业的选择不应该是妥协,而是抵制这种不健康的产业链发展!”

    而汇福同样选择的还有来自鹏城的植之元。

    郭柏春也在媒体上抨击了嘉禾。

    “不仅是食用油行业的毒瘤,更是大豆压榨业的毒瘤!”

    高德毫不在意。

    郭阳更加不放在心上。

    价格战是很灵活的武器,嘉禾也从来没想过垄断食用油市场。

    因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一切负隅顽抗都会显得很愚蠢,可笑至极。

    随着时间进入九月份,南北各地的大豆都开始进入了收获期。

    今年各地都风调雨顺,大豆丰收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甚至丰收丰产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各地的地方媒体都争抢着报道。

    “国产大豆丰收,市场对北美转基因危机不再感冒。”

    “解读黑土地上大豆丰收密码--良种先行,厚植沃土。”

    “大豆喜丰收,农民赚得多。”

    “秋粮归仓,齐鲁大地好风景。”

    一阵秋风一阵凉,三春不如一秋忙。

    秋日时节,华夏大地层林尽染,沃野金黄,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在田间,大豆、玉米颗粒归仓。

    同一时间的大洋彼岸。

    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提出了破产申请,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