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简单粗暴的方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已经能让那些年轻人去做别的活计而不会让人饿死的地步。”

    “答对了!现在你们明白了吧。”

    朱云峰看着他们笑道:“我国虽然一直保留着耕地红线,但其实很多地方也只剩下中老年人还保留着耕作的传统,其中大多数都是北方平原地区,南方山区由于耕作困难,产量不高,很多中老年人甚至都已经放弃耕地,像我们村子,中老人基本上都已经不种粮食。”

    “而我国各省粮食产区排在前几名的,无一例外都是大平原,比如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河北。”

    “古代的鱼米之乡江浙地区已经排到了后面,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因为如今的世界发展超过了你们的任何想象,人已经可以登到月亮上去,粮食的产量同样也已经达到了你们无法想象的地步。”

    “大明一亩地产粮多少我不知道,但东汉三国时期,北方即便是粟麦交替耕作,一年产量也不过三石左右,并且当时的一斤跟我们现在的一斤差别很大。”

    “根据我查的资料显示,汉代一亩地一年产出相当于现代的257斤,能达到400斤就是良田。

    “明代一斤我查了一下,相当于现代596.8克,约等于现代1.2斤,而在我们现代,普通大米、小麦、玉米基本能达到一亩年产1000斤以上,杂交水稻一个季度就能亩产1200斤,在我们湖南可以两熟,一年一亩可以产2400斤,在海南那种热带地区三熟,亩产接近4000斤。”

    “我国每年能够产粮约1.4万亿斤左右,全国耕地18亿亩。”

    他看着朱标的眼睛,微微一笑道:“那么大明一亩地产粮是多少,一年产粮又是多少,全国耕地是多少亩呢?”

    朱标脸上露出愕然的表情,迟疑说道:“田亩应有七八亿,一亩产粮这不一定,江浙素来是鱼米之乡,一亩普通的田年产亦只有2到3石,良田可在4到6石之间,因而一年总产粮本宫也说不清楚。”

    “嗯,那就简单地算一算,之前查的资料说明朝一石为150斤,那么这么算的话,明代一石跟现代180斤左右。”

    朱云峰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在打印纸背面的空白页上简单算了一下,说道:“也就是说,大明江浙地区的一亩普通水田,一年产粮在360到540斤之间。”

    “七八亿亩,就往多了给你们算,按八亿亩来,每亩一年产粮也往高了算,就按540斤,那计算一下就得知,大明一年产粮约为4320亿斤。”

    “那么可以得知,大明以八亿亩的地,产粮4320亿斤。现代18亿亩的地,产粮1.4万亿斤,折算一下就是现代平均每亩地产粮777斤,怎么样,看出这其中的差距了吗?”

    他说完后把笔放下,抬起头笑着看向朱标。

    朱云峰当然清楚,账肯定不是这么算的,因为明代北方很多地方都是一熟,而且下等劣田占大多数,中等良田以及上等优田占较少数,平均亩产肯定不可能达到540斤。

    而我国说是18亿亩,实际上很多田都荒废了,像江苏和浙江在宋代以后就是产粮大区,江苏的苏州,浙江的湖州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但到了如今,江苏产粮只能排在全国第九,年产粮才3000多万吨,浙江更低,排名23,年产粮不过才600多万吨。

    所以真正细算的话,这中间的差距就绝对不是平均亩产540斤与平均亩产777斤的区别,而是很有可能平均亩产300多斤与1000多斤的差距。

    只是即便如此,当中的悬殊也一目了然。

    别看一亩地540斤和777斤好似差别不大,可基数放大之后,一年增产就是三分之一。

    这在古代得多开垦多少田地才能达到的事情?

    因而听到朱云峰询问其中的差距之后,朱标神色微动道:“自然是天差地远。”

    “不错。”

    朱云峰笑着点点了茶几桌案说道:“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如果大明所有的田地达到我们现在的亩产程度,就问你们,能不能让粮食翻一番?”

    这句话问完,屋子里一片寂静,就只剩下三个人粗重的呼吸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