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别客气,到了这,就跟自己家一样。”林宇拿了一个馒头,递了过去。
以前王大春跟父亲出海打鱼的时候,就经常在家里吃饭,王大春憨憨的笑了笑,“师娘,那我可不客气了,我也好久没吃馒头了。”
“傻孩子,客气什么。快,做炕上吃,林宇,再给你大春哥乘碗汤。”
对于王大春,王玉芬是当做半个儿子的,以前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就不忘记他,现在家里虽然困难一些,但是几个馒头她也舍得。
就这样,一家人忘记了之前的烦恼,温馨的吃起了馒头。
三天后。
林宇来到了浸泡臭柳条的河里,仔细找了里面看似最粗的那一条,用手弯曲成了半弧状,如今的天气还很热,水温也高,三天的时间臭柳条就已经达到韧度,可以用来编制蟹笼了。
将臭柳条抗回家之后,林宇就开始着手编制蟹笼。
时间就是金钱,他必须抓紧了。
在这三天时间里,他在海岸边儿走了几个来回,已经确定了几个蟹笼点,只等着蟹笼编好之后投放了。
此时,林宇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一样。他先挑选出坚韧且粗细适中的树皮,这些树皮都是在河水中浸泡过的,结实且有韧性,用来做蟹笼的骨架和脉络最合适不过。
只见他熟练地将一股树皮在一个特制的木轴上缠绕数圈,固定好起始端后,开始编织蟹笼的底部。双手巧妙地穿梭着树皮,先编织出一个正六边形的框架,每个角都被他精心地拉紧、固定,确保框架的稳固与规整。
接着,他围绕着这个六边形框架,一圈一圈地编织起网状的底部。每一个绳结都打得均匀而紧实,像是在完成一场精密的仪式。那绳子在他手中如同灵动的丝线,纵横交错间,底部的网逐渐成型,细密的网眼大小恰到好处,既能防止蟹儿逃脱,又不会阻碍海水的流动。
完成底部后,接下来就开始构建蟹笼的侧面。
他将数根树皮垂直于底部框架向上拉起,作为侧面的支撑骨架,并用短一些的树皮将它们与底部紧密相连。随后,他以这些骨架为依托,开始编织侧面的网。编织的手法与底部略有不同,采用了一种斜向交织的方式,使侧面的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纹理。在编织过程中,他还不时地用一个小工具将绳结压实,让整个侧面更加牢固。
随着侧面高度的增加,林宇开始在合适的位置预留出蟹笼的入口。他用一种特殊的编织技巧,将入口的边缘处理得光滑且没有缝隙,同时在入口处巧妙地设置了一个简易的机关。这个机关由几根弯曲的木片和绳索组成,当螃蟹顺着诱饵的气味钻进蟹笼后,只要轻轻触动木片,入口便会自动关闭,将螃蟹困在其中。
蟹笼的顶部也是关键部分。
林宇编织出一个略小于底部的六边形
第9章编蟹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