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三章 会战的结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不足仍有呆守阵地的习惯不知活用兵力、控制预备队等等。其实这些都是部队建设、部队教育方面由来已久且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第九战区部队有其他战区部队也有;不仅此次会战有其他会战也有。而且这些问题多是针对下级而言还未涉及高层。

    对此有所不满的最高统帅见到刘建业也坐在下面于是亲自点名要刘建业对整个会战的高层指挥表看法。

    刘建业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原本只是老老实实的坐在下面居然也会被最高统帅亲自点名还要做那种言。在这个时候这种场合做这种言实际上纯粹就是得罪人的差事。要是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会惹得最高统帅龙颜不悦;可是要是说出来什么那自己又会得罪一大批人。要知道整个会战里**方面所犯的错误可以说是一串接一串从一开始就是在错误的指导思想下作战的;战事的进程里更是错误连篇。这让自己怎么说?

    犹豫了一阵刘建业还是开始了言。没办法现在还要在最高统帅的手下混饭吃。什么人都可以得罪只有最高统帅是千万不能得罪的当然还有陈长官。至于其他人多得罪一个也无所谓了。反正自己连何部长那样的军内巨头都得罪深了还怕再多得罪一个吗?正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法国皇帝拿破仑陛下曾经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战争的胜利属于犯错误较少的一方。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战场形势下双方都做不到绝对不犯错误。在这个时候那一方的错误犯的少错误的影响程度轻当然最好再能抓住对方犯的错误那么战争的胜利就会属于这一方。”刘建业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开始点评而是先阐述了一下拿破仑那个欧洲的绝世枭雄的名言。先说这句话也是为在场的上上下下找一个下台的台阶。果然当刘建业说完这句话以后台下不少的**将领们都面有戚戚。

    “若就此次会战的高层组织指挥而言至少还可看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部署指挥不当而陷于被动

    军事委员会和第九战区都曾明白指出武汉日军处于第三、第五、第六、第九战区的战略包围中中**队处于外线(对日军第11军来说)是有利态势。但战略上的外线并不等于战役上的外线战略上的有利态势并不自然化为战役上的有利态势。对战役的组织指挥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战役上争取使自己处于外线的有利的态势这是保持战役主动权的关键。

    但第九战区的战役指导方针和实际部署并非如此从而一次又一次陷于被动。

    该方针中只提到在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地区对日军实施反击并歼灭之。这是出于以下估计:日军在突过新墙河、汨罗江后必受到很大杀伤和消耗战力大减因而选定在汨罗江以南与其决战是有利的。这只从决战的地域上考虑而且是一厢情愿实际上本次会战中日军的兵力相当集中强渡新墙河、汨罗江时并未受到重大损失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突击力。第九战区的设想与战役的实际展不符又没有应付意外情况的预案这是陷于被动的原因之一。”

    “再从兵力部署和使用来看第九战区未将主力控制于外侧机动位置无论在新墙河南岸还是在汨罗江南岸守备部队都处于日军大兵团进攻的正面侧面力量极弱不可能对日军翼侧构成威胁;日军突破汨罗江后第九战区仍按原计划将增援的生力军第26军、第1o军、第74军全部摆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企图阻止日军并和日军决战而且是逐次投入结果反被日军各个击破徒增伤亡。待到日军突过捞刀河第九战区已无预备队可用。这是陷于被动的又一原因。

    第九战区在作战计划中强调“应运用诱敌歼灭战法”结果成为一句空话。实际上不是第九战区诱使日军就范而是日军的快攻势迫使第九战区手忙脚乱、处处就范。第九战区组织指挥如此则全战役陷于被动和不利就是必然的了。”

    “2.情报不灵而丧失战机

    第11军是侵华日军中惟一以机动作战任务为主的野战军。武汉失守以来日军向正面战场动的多次进攻除桂南会战、中条山会战外都是由它动的。中**事情报工作部门对它的动向理应给予更敏锐、更密切的监视。第11军为准备此次会战从8月中旬起即从鄂西、鄂南、赣北抽调部队向湘北集中。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调动无论是军事委员会的战略情报部门还是第三、第五、第六、第九战区的战役情报部门抑或是与日军当面接触的各部队战术情报部门在长达1个月的时间里都毫无察觉直到日军要动全面攻势前一两天才现日军已在湘北集结重兵足见政府各级军事情报部门的麻痹和疏懈。而第九战区因情况不明对会战无从进行、也来不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其第一线守备部队第4军、第58军甚至被日军吸引胶着于大云山后乘夜匆匆转回新墙河以南喘息未定日军已开始总攻。日军成功地隐蔽了战役企图挥了战役突然性而第九战区在会战第一步就丧失了时机仓促应付在日军闪电式的攻击面前步步失策。

    反之日军特种情报部门却多次破译第九战区电报对第九战区部署行动了如指掌所以能及时调整部署着着胜算。”

    “3.各战区策应乏力未能挥战略外线优势

    如前所述第三、第五、第六、第九战区对日军第11军构成包围处于战略外线态势有利。军事委员会有鉴于此于9月2o日及以后多次电令第三、第五、第六战区乘日军兵力集中于湘北、其他方面兵力减少之机起反攻特别要求攻其较敏感的要点以策应第九战区作战;同时也令第九战区尽可能拖住日军以利其他战区反攻。这一想法和要求都是积极的也是可以办得到的但实施情况和效果都不理想。第三、第五战区虽对日军进行了较广泛的袭扰活动但除第三战区第1oo军对赣北外围据点的攻击兵力稍大外其余兵力小而分散没有一处打痛日军根本不能挥战略外线优势起不到策应作用。

    第六战区动的反攻作战具有相当规模和威力不仅是对第九战区最有力的策应也是在抗战以来的正面战场上少有的积极行动是值得称许的但也因攻击日军第13师团的兵力不够集中、开始攻击的时间稍晚而功亏一篑。如第五战区能同时积极行动主动配合以较大兵力切实遮断公路和京汉铁路南段、迟滞日军由湘北返转鄂西或许能给第六战区再争取到几天时间则全歼敌第13师团部是很有可能的。

    总之各战区间的互相策应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行动乏力是一个老问题。此次会战中依然如故因而失去一些难得的机会反让日军在郑州附近黄河南岸建立桥头堡实在遗憾。”

    

第二百一十三章 会战的结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