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战斗失败我将切腹以谢天皇。士兵们前进!
有着一丝讽刺意味的事情是日军的这个第五十六师团的代号是“龙”。而龙这种神秘而强大的神兽正是它此时的对手中国人绵延数千年以来一直尊崇的民族图腾。长久以来中国人都把自己称作为龙的子孙并且以此而自豪。
第五十六师团师团长渡边正夫中将东京6军大学毕业以擅长山地丛林战著称。师团的全部战斗序列由坦克、装甲车、炮队、汽车、摩托车和步兵团组成行军神火力强大。该师团在刚刚结束的由山下奉文将军指挥的马来半岛作战中曾一马当先率先攻占吉隆坡。由于大本营深感缅甸方面第五十五师团力量薄弱于是命令将第五十六师团和另外一支精锐之师第十八师团紧急调往仰光增援。当渡边师团长的船队还在海浪里颠簸的时候就接连收到同古前线的告急电报于是他命令各部队边登6边出结果先头部队仅用三天就完成三百公里长途急行军。主力部队紧跟在先头部队的后面向同古方向急进在此时也投入了战场。
日本援军的到来打破了同古前线的僵局。中日两军原本像两个精疲力尽的摔跤手谁也无法将谁摔倒但是第五十六师团的加入立刻使中**队的防线好像一只脆弱的盘子那样四分五裂了。
三十日日军一部在坦克装甲车掩护下突入城内并从南北两面将第二百师分割开来。同日另一部日军占领锡塘河以东阵地掐断了二百师往东突围的最后一线希望。
下午一股日军再次逼近师指挥部。戴师长指挥特务连与敌激战傍晚始将敌击退。
三十日晚中国远征军新二十二师奉命救援第二百师。他们从南阳车站北面杀开一条血路掩护第二百师撤退。他们从南阳车站北面杀开一条血路掩护第二百师撤退。是夜枪炮声彻夜不息双方在黑暗中混战互有伤亡。到次日凌晨中国守军大部分渡过锡塘河跳出日军包围圈。
至此历时十二天的同古大战终于以中**队主动撤退宣告结束。日本人占领了一座空城中**则退守一百英里外的彬文那。战斗尚未结束中日双方都迫不急待在各自都布战报都称自己取得重大胜利。双方舆论为此沸沸扬扬国民情绪跟着振奋鼓舞。
同古保卫战是缅甸作战中中英联军进行阵地防御战斗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战斗也是阵地防御战斗实施敌前撤退的一次成功的战例。第2oo师与拥有制空权的敌军苦战12天歼敌5ooo余人掩护英军撤退为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的部署赢得时间最后全师安全转移。进攻同古的日军第55师团在其作战记录中说:“当面的敌人是重庆军第2oo师其战斗意志始终旺盛。尤其是担任撤退掩护任务的部队直至最后仍固守阵地拼死抵抗。虽说是敌人也确实十分英勇军司令官饭田中将及其部下对其勇敢均表称赞。”
史迪威在日记里记下了他当时的痛苦心情:“精疲力竭。我在精神上几乎崩溃了。……我誓我真的受够了。”第二天他在无可奈何之中离开前线。途中又见到了杜聿明和廖耀湘。“廖和杜仍在支吾其辞。他们根本就不打算进攻。前线平静无事日本人没有反应。十足的懦夫。”他在东吁一线集结部队向日军反攻的计划已经破灭远征军根本不听他的命令和指挥在杜聿明、廖耀湘的背后还有一支牢牢地控制着他们的铁腕。“机会就在手边却眼睁睁让它溜走了。既然无所作为那就坚决辞职。”史迪威暗暗下定了决心。
3月31日他在眉苗会见了亚历山大和从印度赶来的韦威尔。尽管他并不能对远征军的撤退负责但仍然感到脸上无光。他知道英国人已在公开地嘲弄“史迪威动的伟大的中国攻势”他无言以答只能对形势作了一些解释。其实英国人的反击也未能奏效他们的部队也正从卑谬撤退。当天史迪威离开眉苗飞往重庆。
4月1日印、缅英军司令韦维尔和亚历山大飞抵漂贝的第5军司令部感谢中**队在同古掩护英缅第1师安全撤退。对于中**队在同古城所作的艰苦战斗大概最高兴的就是这些英国人了。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低贱无知的中国人傻乎乎的为他们做了垫背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把自己的部队从前线撤下来做好向印度继续撤退的准备。对于所谓盟友英国人的态度并不比德国人好多少。德国第二帝国的铁血相俾斯麦曾经这样描述过德国的结盟策略:“所谓盟友的关系就象骑士和驴子的关系。德国要做的就是那个骑士而不是驴子。”如果能够通过一些花不了多少精力的好听话就能让盟友为了英国人的利益火中取栗那么英国人会毫不犹豫的那么做。
整个中日战争中一个胜负关键所在就是中国是否能及早打通遭到日本以及盟国苏俄切断的国际通路。由于同盟国反攻缅甸、打通西南对外通路的计划一再遭到英国反复的拖延中国就始终无法得到应有的援助以装备中**队成为可以在战场上主动攻击日军的劲旅。即使如此中国仍选择苦撑到底、牺牲一切也不屈服的继续抗战可是在得到最后胜利的同时也耗尽了国家一切的元气。中国在战后没有足够的实力争取到战胜国应有的权利与光荣因而遭到最可怕的出卖都与她在战时无法得到应有的援助有着直接而且重要的关系。
在武汉会战之后中日两国的作战陷进了战略僵持的局势双方既然无法在战场上分出输赢那么两国最后决定性胜负的关键就转移到战略资源运输通路的争夺上了。谁要是能先截断对方供应战略资源的通路谁就是战争最后的赢家。因此日本决定要尽一切的力量来切断中国的对外通路只有如此中国才有可能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因此日本的战略目标一是深入中南半岛与印度洋切断中国西南方的对外通路;二是与苏俄(日本原来的世仇)完成了一个利益交换的协定让斯大林(所谓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一员)自动配合日本切断中国经新疆通中亚的西北通路。
在抗日战争的时期中国仍是一个全方位落后的弱国特别是在中国西南的抗战后方基地根本没有作战所必需的完整的工业结构与能源供应。因此中国需要从外国输入维持作战的必要资源最主要的是石油、军火原料与各种零件的进口这是支撑中国继续武力抗日的基本条件。若这个供应线一旦被完全的切断中国就无法继续抵抗日本了。
同样的日本本国的战争资源也非常有限其作战成败关键亦在于维持物资供应路线的通畅以输送石油、钢铁、橡胶与各种金属等战略物资回到本土。根据史料的分析当西方国家终于在一九四一年决定停止对日出售这些原料之后日本除了冒险动太平洋战争之外已别无选择。后来以中国为基地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开始有效的威胁到日本从南洋到本土间战略资源的海上通路之后日本只有再孤注一掷地动“一号作战计划”企图消灭中国华南的空军基地以确保日本通往南洋航道的安全。
其实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岂只中、日如此德国、英国、苏俄也全都一样:作战国若无法维持战争资源进口路线的畅通战争就不可能持续下去了当德国被迫放弃所占领的东欧油田之后纳粹武力的失败就是必然之结果。英国与苏俄全是靠美国提供的作战资源才能打下去因此盟国维护大西洋与北冰洋航运畅通的防潜作战实际上是同盟国在欧洲作战胜负的关键所在。
日军陷广州之后就等于切断了中国最后一条主要对外的交通联络动脉因此造成了国际社会相当的震惊。各国普遍的认为广东一失守中国已经失去进口的直接通路因此未来很难得到其所需的作战资源了又因为中国大后方西南地区的工业非常落后虽然国民政府在战前开始了在西南的工业建设但是由于西南地区的复杂政治情况以及时间过于短暂根本无法生产足够的作战资源来支持对日作战因此中国将会很快的对日屈服。
广东的失陷对于中国抗日的社会人心以及国际社会的观点影响也很大甚至影响到美国考虑暂停协商对华的桐油贷款。这时候德国与意大利因为与日本结盟**的关系已经先后停止出售军事装备给中国并且承认了满洲国、撤回军事顾问与终止外交关系。因此中国只能从国际军火市场中设法弄到一些武器与作战、民生必须的医药产品从越南的河内或是缅甸的仰光经云南进口到大西南。日本眼见攻占广东之后中国还能从海南岛、越南等地以分散作业方式进口支持其作战的必要物资因此日决心攻占海南岛甚至威胁越南。于是日军频繁出现在南中国海而开始直接威胁到美国在菲律宾、法国在中南半岛及英国在马来西亚的利益了。此时这些国家才开始认真考虑日本侵华战争的扩散已经严重破坏了亚洲的战略结构以及影响各国在亚洲之利益所以这些国家开始考虑是否要停止出售战略物资给日本。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日军完成武汉攻略与广东攻略之后中日的全面战争的态势就从中国采取战略防御的初期演变成为中、日战略僵持的局面。大体上双方的战线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没有重大的变动这种对峙的僵局直到一九四四年日军动一号作战计划时
第二百四十四章 缅甸悲歌(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