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动(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为了协调史迪威和最高统帅的关系罗斯福决定派他的经济顾问劳克林・柯里博士到中国去。

    7月2o日晚柯里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到达重庆。他分别向史迪威和最高统帅了解了情况并同双方进行了多次谈话。

    问题的症结十分明显造成双方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最高统帅他拒绝承认史迪威作为美国代表的地位和职权。最高统帅声称他根本不知道宋部长和史汀生就史迪威赴华使命达成的换文;柯里还现了宋部长在罗斯福回电上做的手脚。他就此向最高统帅作了详细的说明指出:“史迪威来华的双重身份和任务以及管理美国租借物资的权力是由史汀生和宋子文共同商定的并且有正式换文可据。宋部长不将换文的内容向最高统帅报明又不将罗斯福总统支持史迪威立场的电函如实转交使得最高统帅不了解美方对史迪威职权的基本态度这些并不是史迪威的责任。”最高统帅听后不得不表示他“不反对”史迪威的双重地位和任务。

    关于撤换史迪威的问题柯里对最高统帅说:“史迪威将军在美军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是马歇尔参谋长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如果最高统帅认为史迪威没有在华的必要马歇尔可以把他调往别处担任其他的指挥任务。不过这必然会影响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和美国的对华援助。同时任何继任者都将享有和史迪威相同的职权。”最高统帅表示是否调回史迪威全由罗斯福总统定夺他本人没有任何意见。

    接着柯里要求最高统帅对史迪威夺回缅甸的作战计划表明态度。他认为只有收复缅甸重新打开滇缅路美国的租借物资才能大量地运往中国;同时只有中国采取积极的作战行动才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且有更充足的理由要求美国扩大对华援助。柯里保证如果中国能参加收复缅甸的作战他将说服罗斯福总统满足关于提供5oo架飞机和每月空运5ooo吨物资的要求。8月1日中**委会根据最高统帅的命令正式通知史迪威“中国政府完全同意收复缅甸的计划”并答应在滇西和滇南部署2o个师的中**队。

    最后柯里建议最高统帅重新召见史迪威言归于好并同意让史迪威和他一道去印度以便安排中国驻印度部队的训练事宜同时与英军商讨收复缅甸的作战计划。蒋介石欣然表示同意。8月3日史迪威和最高统帅在僵持了整整一个月之后终于又坐到了一起。

    柯里调解的成功暂时缓和了史迪威和最高统帅的矛盾但却也使这位美国总统的私人代表产生了一种错觉。在他看来最高统帅并不是那么顽固和不可理喻只要耐心地说服和劝导他还是可以做出妥协的。这种错觉使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对两人冲突的看法。他更多地把这场冲突的责任归咎于史迪威刚烈的性格、暴躁的脾气、孤傲的态度和尖刻的g言。柯里是常在罗斯福左右并且深得信任的人物他的这种看法不能不对美国总统产生重要影响这无疑给史迪威埋下了一个潜在的危险。

    8月4日最高统帅夫妇在黄山别墅举行宴会为柯里和史迪威离华赴印饯行。孔院长夫妇和被称为民国国母的孙夫人出席作陪。

    宋氏三姐妹非常难得地聚在一起史迪威在日记里生动地记下了他对这三位著名女性的印象。“孙夫人是三姐妹中最令人愉快的可能也是最深沉的。她非常敏锐亲切和蔼文雅嫡静沉着自信细心周到穿着十分得体。”“蒋夫人聪明伶俐行动果敢总想把事情赶快做完希望自己是个男人。思想不深刻但理解问题很快。非常直率、开放但是……易于冲动急躁鲁莽。”“孔夫人灵活圆滑但缺乏个性。对目前生的情况不置可否这正是最糟糕的地方。只想让别人为所有的事情操心。”

    史迪威并不是一个粗心的武夫他对交往对象的观察十分细致而深刻并且总能比较迅地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他对宋氏三姐妹的描述是很贴切的。同样最高统帅暂时作出的缓和姿态也无法改变他在史迪威心目中的形象:“他可以越逻辑和理性凭着自己的‘直觉’随心所欲;他无视通常的规则和程序却大谈什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他被表面现象和过时的经验所迷惑突然地变来变去;他顽固至极拒绝和别人讨论问题。……他不肯前进一步也不采取任何实际行动以提高中国的地位这样他自己的地位也无法得到加强。”很明显最高统帅在史迪威心里的印象是越来越差了。

    两天之后史迪威和柯里一同离开重庆飞往印度。柯里为他“成功”的调解洋洋得意而史迪威却无法相信最高统帅的那些口头允诺。他担心说不定哪一天最高统帅又会突然变卦但他完全没有料到接踵而来的危险并不是来自最高统帅而是来自他的本国同胞。

    史迪威离开重庆来到印度送走劳克林・柯里便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新德里有他的另一个司令部由赛伯特准将负责这里的日常事务。在中缅印战区任职期间史迪威经常来往于新德里至重庆之间有时还要视察卡拉奇的后勤港口、阿萨姆邦的第1o航空队和陈纳德在昆明的空军司令部。这个战区虽然没有多少美军部队但从东到西竟分布在长达45oo多公里的战线上。

    8月15日史迪威处理完新德里司令部积压的各种文件之后立即赶往为中**队建立的兰姆加尔训练中心。

    兰姆加尔位于加尔各答以西约3oo多公里处是印度比哈尔邦兰契市郊的一个小镇。那里有一座旧兵营原来曾用作关押从非洲战场捕获的意大利战俘的战俘营。整个营地面积有2o多平方公里营房可供大约2万人居住还建有各种训练场、两个轻武器射击场和1个炮兵射击场。

    经过同英方的反复交涉韦威尔终于答应把这里用作装备和训练中**队的基地。双方还达成协议由英国人负责这个营地的食品供应并提供印度卢比作为受训官兵的军饷;美国人负责提供武器装备和组织训练。

    当时从缅甸撤打退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和新22师已经先后集中入营番号也改成了“中国驻印军”。经过最高统帅同意史迪威担任这支部队的总指挥罗尤青为副总指挥。赴印之前史迪威听说这支部队共有1.2万人但实地点验却只有9ooo多人。孙仲伦的新38师有7ooo人廖建楚的新22师只有2ooo多人。这9ooo多中国官兵成为兰姆加尔训练中心的第一批受训部队。

    到达兰姆加尔之后史迪威视察了营区部队和训练场地第二天便召集美军负责各门课程的主任教官召开会议健全了训练机构制定了训练计划。这些对具有丰富的军事教育经验、被称作“训练天才”的史迪威来说完全是轻车熟路。他任命博特纳上校担任驻印军参谋长麦凯布上校担任训练中心主任并抽调一批优秀军官担任步兵、炮兵、装甲兵、战术、后勤等课程的教官其他美军人员派到驻印军营以上单位担任联络工作中**官负责部队的行政管理。

    8月23日训练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开训典礼。会场上悬挂着中美两国国旗能讲一口流利汉g的史迪威用汉g向中国官兵表了一篇经过精心准备的讲话。他讲到了中国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兵败吴国之后“卧薪尝胆”愤图强最终报仇雪恨的典故;还讲到了宋朝大将岳飞“精忠报国”奋勇抗击金兵入侵的故事。他号召中国官兵学习历史上的这些英雄效忠自己的国家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建功立业。他以自己的军人荣誉向中国官兵保证一定要为他们提供与日军同样精良的武器和装备。史迪威的讲话通俗、生动给驻印军官兵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纯粹的军人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比起政治化了的军人之间的对话要容易得多收到效果也要明显的多。

    兰姆加尔的训练课程主要针对三方面人进行。第一类是士兵主要进行武器操作技术训练要学会使用步枪、机枪、迫击炮、火箭筒、反坦克炮和用于特种作战的其他装备。此外还要进行丛林作战训练如爬山、爬杆、武装泅渡、野外生存等等这些基本上和塞文堡的训练差不多。第二类是普通军官。除进行技术训练外还要学习战术课程掌握野战战术和协同战术这些和美军军种学院的教育接近。第三类是上校以上的指挥官和高级参谋人员。他们要仿照美国利文沃思指挥和参谋学院的战时训练方式学习战略、战役、指挥、后勤和参谋作业等课程。这一部分人主要是为将来在云南再训练和装备3o个中国步兵师培养骨干。

    训练方法是按照讲解、示范、实习、考核四个步骤进行的。由于缺少翻译人员示范和实习实际成了主要的训练方式。中国士兵虽然总体上文化水平不高但非常善于模仿许多复杂的武器、装备操作技术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过去中**队因为弹药供应奇缺很少有实弹训练的机会。兰姆加尔训练中心提供了足够的弹药中国士兵不仅能进行轻武器实弹射击甚至迫击炮、反坦克炮、榴弹炮也能进行充分的实弹训练这使他们的射击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在这里差不多一个星期在实弹训练上消耗的弹药数量比国内同等部队一年的消耗的弹药还要多。

    中国官兵们还惊奇地现史迪威作为一名年近6o岁的中将军官也经常出现在训练场上。他身材瘦削精神矍铄常穿开领短上衣和短裤头戴一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宽檐战斗帽在操练的士兵中间走来走去。时而他还伏在卧倒的中国士兵身边帮他们校正瞄准点或给他们做示范。他对中国官兵取得的训练成绩感到非常高兴。在给夫人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中**队学习的很快我想这将证实我的观点;只要得到适当的训练他们就能像其他的部队一样棒。英国佬正抱着极大的兴趣注视着我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