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尔丰,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此人在辛亥革命时为四川总督“保路运动”兴起后,此人血腥镇压,不仅得了个“赵屠”的号而且还使得“保路同志军”纷起,清廷大为恐慌了镇压四川革命得不将湖北新军一部调入四川,此举直接导致“武昌起义”可以说,清朝的灭亡是盛宣怀点了第一把火,然后赵尔丰又往火上浇了瓢油,于是大清国的破房子就轰然倒塌了。
辛亥革命爆后,这个赵尔丰眼见势大,于是急急忙忙转变立场,倒向革命,不过他的投机并不成功,后来还是被革命党砍了脑袋,算是为自己当初的倒行逆施付出了代价。
反倒是这个赵巽活到了辛革命之后,而且还成了《清史稿》的编撰官,用笔杆子又将已经灭亡的满清王朝粉饰了一下,算是满清遗老里的顽固派人物。
现在,由于赵北的干预,反清提前爆,“四川总督”的帽子还戴在赵尔巽的脑袋上,“赵屠”的帽子也由他顶着,而赵尔丰却依然在川边统帅一支疲军,想起这历史的变化,赵北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或许是出总司令对赵尔巽的这个劝降建议不太看得上眼,赵五斗又说道:“小人过来之前老爷写了张纸条,叮嘱小人一定要亲手交到总司令手上,不许旁人过眼。”
说着,便从帽子衬里摸出一个纸卷,呈了上去。
“哦?赵尔巽还有这闲心写纸条?”
赵北有些好奇,于是接过纸条,没等展开,就听那赵五斗提醒了一句。
“总司令,这纸条您一人看看就成了,老爷特意叮嘱过的。”
赵北愈觉得古怪,于是将纸条放在手心展开,这一瞧之下,顿时七窍生烟。
那纸条上只写了两句话:
“鄙人已将四川同盟会杀得鸡飞狗跳,四川已是总司令掌中之物矣。”
这话说得不仅露骨,而且简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话里的意思也很清楚:若无他赵尔巽在四川大开杀戒,四川早就成了同盟会的天下了,哪里轮得到总司令一口吞下?
这简直是在藐视共和军,藐视总司令!
与其说这是在邀功,不如说这就是在暗示:为什么同盟会动的四川起义失败了?因为总司令没有及时伸出援手!因为总司令想坐山观虎斗!
这简直是**裸的污蔑!
几乎是一瞬间,总司令眼中杀机一闪。
“一只官场老狐狸。”
本来,总司令还打算留赵尔巽一命的,毕竟当初他的通电里也说过,只要清吏反正、倒向革命军,就既往不咎,赵尔巽虽说是最后关头才扭扭捏捏投降,但好歹是投降了,兵工厂也没破坏,成都城完整的落入革命军掌握,而且考虑到四川立宪派的观望态度,总司令有必要放赵尔巽一马,罢了官抄了家就可以了,没必要赶尽杀绝。
但是现在,总司令的立场有些动摇了。
不过赵尔巽是官场老狐狸,他既然敢写这纸条,未必就没有想过会激怒总司令,那么,他这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总司令还非得去瞧瞧了。
“田劲夫,备马!咱们去总督衙门!去瞧瞧赵尔巽午饭吃什么,胃口怎么样。”
赵北将那纸条装进军装口袋,头也不回的走出了车间,让一班部下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赵尔巽在那纸条上到底写了什么,竟然让总司令拔腿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