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五代十国(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有道是英雄不问出身,否则汉高祖刘寄奴之辈,岂非皆是虚话?”  李文革心中顿时打了个哆嗦,却见李彬面上并无异色,方知他是随便说说而已。却听秦固道:“不知怀仁兄准备如何处置这些受难流民?”  李文革闻言顿时苦笑,将自己原本的打算和周正裕打探来的消息老老实实讲述了一遍,最后道:“这批人家中原本便有土地,万万不肯留下来做佃农的。我手中又没有田产,不能以军功授田的办法来笼络这些人,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人家怎么会为我卖力气?现在的问题不是他们能为我做些甚么,而是这个冬天我如何能让他们顺利过去。我计算过了,要让这些人吃得饱穿得暖,最少还要两百五十石粮食,这个缺口补起来不易……”  这番话一说出来,秦固不说,连李彬都惊得目瞪口呆。  李文革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有些心虚地道:“……我不太懂经济之道,只是顺嘴一说,有什么差缪处,观察和子坚不要见怪……”  “你你你你你……”李彬用手连连点着他,却一句完整地话也说不出来。  秦固用利电一般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李文革,脸上的神色几乎可用“惊骇欲绝”四字来形容。  李文革不知道自己究竟说错了什么,竟惹得两人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当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便那么呆呆站立望着两人,眼神要多无辜有多无辜。  半晌,秦固方才喃喃自语道:“屯田也还罢了,军功授田这种办法也能想得出来……”  “为何不能?”李彬喘着粗气,大声反问秦固道。  秦固苦笑道:“是啊,为何不能,从在高侍中书房处置文案开始,我便一直在谋划屯田以养兵民,垦荒以富黎庶。至今仍然不过是镜中水月,既不能解党项之忧,亦不能济黎民之渴。处处受制于权贵,处处掣肘于军蠹……”  李彬冷笑道:“办不成不是因为我们的心不诚,亦不是力不足,而是胸襟气魄不够――”  秦固眼神散乱,语无伦次地说道:“……不错……延州土质亦可称肥沃,盛唐之时,阖州田土并不少,只不过被豪门兼并强占过甚,这才导致民生日益凋敝。如今延州全部丁户不足两万户,州城不足五千户人丁,然仅肤施一县便有十余万亩田地……只不过大多荒芜无主……我们平日只想着将这些土地平白给流民耕种,却从未想过以军功授予士卒……这……这……”  李文革有些困惑,他迟疑地问道:“军功授田,这想法很新鲜么?”  “新鲜――当然新鲜!岂止是新鲜!”秦固心神激荡之下,语无伦次地连说了几个“新鲜”。  他兴奋地道:“延州的症结便是人口凋零,人口凋零,便募不上兵来,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养兵。而募上来的兵多是无产业之人,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这样的兵自然不能打仗。兵不能战,则彰武军根本无力阻止党项的袭扰和抢掠,党项之忧不能解,人民便不能安心耕种开垦,流民便不能安定下来变成原住民,如此自然粮食不能增产,户口不能增加……这原本是个死结,解不开的死结。如今……如今却……”  这位年轻的县太爷说到此处竟然口吃起来,情绪激动以致不能继续说下去。  “如今却被你一语道破症结所在,军功授田,这便是延州要兴盛的唯一可行之路……”李彬大笑着说道。  李文革还是不太明白,自己只不过随口说了一句军功授田,这两个人便高兴成这副模样,究竟是自己太高明还是这两位太白痴,古代改朝换代的战争不都是为了重新瓜分土地所有权进行的么,这么浅显的道理,这两位延州智能之士难道会不明白么?  秦固苦笑道:“这么多年以来,原来我们竟一直在为一家一户打算……”  李彬叹道:“可悲!可悲!”  秦固微笑着道:“怀仁兄果非常人,轻轻一句话,便道破了胸中门户。”  李文革不禁搔了搔头:“我还是不太明白,军功授田这道理很复杂么?没有利益,谁肯拼命打仗?府兵制后来没落,是因土地兼并过甚,如今天下人口锐减,尚不足盛唐时十分之一,自然便没有土地兼并的问题了,这不是很浅显的道理么?”  秦固点了点头:“是浅显之极,只不过之前我们一直不曾想到这一层罢了……”  他看了李文革一眼,笑道:“怀仁兄可知我们为何没有想到这一层么?”  李文革摇了摇头:“我便是不解,观察和子坚都是有大学问的,这法子怎么会想不到?”  秦固长叹着摇了摇头:“有大学问有什么用?胸中的经纬气魄不够,终究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  他沉吟了一下,斟酌着词句道:“怀仁兄心无挂碍,只存一颗救民水火的赤子之心,无所求亦无所思,自然便无所惧。军功授田之法确是良法,真正推行阻力也并不大,延州几经战乱,人口凋零,剩下几个士族豪强,总共能够占去多少土地?只不过若是这么做起来,我们在延州所经营的,便不仅仅是一隅富庶一方安宁了,那是――长久之业啊……”  “什么长久之业,小家子气――”李彬冷笑道,“子坚不必韬晦慎言,这里没有外人,实话实说便是,一旦实行军功授田制,延州藩镇经营的再也不是一隅一地之格局,也不是什么长久之业,而是――帝王之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