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两个孩子,他母亲就把舅舅家的大女儿接到自己家,当自己的亲女儿抚养.再比如,他叔叔家要买房子,钱不够,松妈知道后马上把家里仅有的两万块钱送上门去,后来一直没让叔叔还.
松妈的口号就是:都是一家人,有我一碗粥喝,就不能让别人饿肚子,
松妈既然对亲戚们那么好,那么以后修红和张松结婚后,松妈是自己家人的修红,一定会对修红千般,万般的好……..
而听了张松的劝说,修红对未来更加绝望,她仿佛看见张松家就象一团乱麻,而现在这团乱麻越来越大,如果修红真的和张松结婚,她的后半辈子就和这团乱麻扯不清楚了,以后和修红一起生活的不仅仅只有张松,还有他父母.妹妹,还可能有舅舅,叔叔家,以及张松的一切社会关系……
修红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
修红觉得自己进如了一个怪圈,她从小到大,看见母亲在修家几进几出,委曲求全,看着修家人的脸色过日子.为了讨好修家各色人而忘了自我.她为母亲深深地悲哀.也决不想在重复母亲的生活.寻找未来的伴侣时,她刻意以父亲作镜子,寻找和父亲截然不同的人.就是为了避免自己重复母亲的人生.到头来,却是和母亲类似的命运等着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个讽刺.张松家的人也许不会象修家的人那么张狂,可是松妈决不仅仅是热情善良.修红做不到母亲那样宽容,那样贤惠,那样忍辱负重.她身上来自修家人的自私和傲慢是不可能让她去迎合他家的生活,更不可能将自己的生活和一群不相干的人搅和在一起.他们的未来只可能是灾难.
张松越来越不能理解修红.原来的修红很随和,很善解人意,对他人生活没有太多的要求.正是因为这样,张松才对她和他家共同生活充满了信心.他其实也明白修红和自己家人之间一点矛盾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既然以后都是一家人了,修红也应该能包容他的家人.一家人难道不应该是互相包容的吗.何况自己家人又不是坏人,和自己家人相处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修红的表现得却很自私而且固执.对他的家人一点都不能接受,甚至连试一下都不愿意,一点退让的余地都没有.
他们的分歧一直没有和解.到了年底,俩人都已经疲惫不堪,又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立场.俩人的关系似乎走到了瓶颈.张松意识到修红的自私和自我,以后不太可能成为他们张家贤惠的好媳妇.自己虽然爱她,但也不能为了爱情背叛曾经养育自己的父母.修红也明白和张松继续.那么就只能接受和他一家人长期共处的事实.她可能做不到,那么也就只有和张松分开了.
终于,在2oo5年的最后一天,他们波澜不惊地结束他们三年的恋情,
恋情结束,修红有一段伤心的日子.这段日子过去以后,又觉得是一种解脱,起码不用再和“牛皮糖”有交际了.伴随着解脱感的又有一种前途未仆的空虚.
谁都知道,在中国,女人的学位越高,找男朋友的范围就越窄.过完年修红就要26岁了.对单身女人来说,这是一个尴尬的年龄.
如果修红能预测到和张松是这样的结局,也许她就要重新计划她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