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但只是顺手而为之,耽误研究时间去搞发明,在他们看来属于舍本逐末。
如果王文素没有在户部任职,此时肯定一拍即合。这位先生钻研数学的本意,便是让数学广泛传播且惠及万民,为此还绞尽脑汁,把各种数学方法编成歌谣,让不识字者都能朗朗上口。
虽然不支持王渊的做法,但杨慎、杜瑾和宝朝珍也不好反对,毕竟这是王渊的实验室,他们还在跟着王渊学东西。
大家放下手中的研究项目,纷纷汇聚到王渊身边。
王渊指着两辆纺车说:“这辆是单锭纺车,只能同时纺一繀丝绵,主要是民妇在家使用。这辆是三锭纺车,可同时纺出三繀丝绵,主要是官方织造局和民间纺织作坊在使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物理知识,做出四锭以上的纺车呢?”
这年头,中国的纺织技术还是很先进的,能够同时纺三锭丝绵,欧洲那边最多只能纺两锭。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三人顿时抓瞎,他们连纺车是如何工作都不清楚,哪有什么思路对其进行改进?
“你们进来!”王渊拍手道。
两个王家的女仆走进来,分别坐在两辆纺车之前,开始给男人们演示如何使用纺车。
等大家都理解之后,王渊笑道:“请画出纺车的力学做功图。”
“这个新鲜!”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顿时来了兴趣,将日常可见的机器,用力学图表达出来,这就是在搞学术研究啊!
三人蹲在纺车前,反复观察其做功过程,合力画出力学示意图。
但接下来就苦恼了,大家围绕着如何增加装置,提升纺车的做功效率,这玩意儿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
实验室助理钟安的数学水平,已经从小学三年级晋升为四年级。他以前旁听过力学课程,但听得半懂不懂,对大家画出的做功图也一知半解。
这小子听着众人激烈讨论,自己蹲下去踩纺车,再去瞅那个力学图,突然弱弱地说:“那个……能否在踏条下边,垫一块什么东西。让脚踩踏条时更方便使力,也不怕踩得过猛收不住。”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都没当回事,因为钟安的想法换汤不换药,根本不能大幅度提升纺车效率。
王渊也对纺织机一窍不通,但为了提升钟安的积极性,还是让工匠过来进行改造。没有什么大改动,就是在踏条下面,钉一根小木桩而已,几分钟就能完事。
再让妇人坐过去纺棉,那妇人顿时惊喜道:“这下子好轻便,也不用管脚上的力道了。”
从元代到明中期,将近两百年的时间,一直都
184【科技就是生产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