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焕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姻更不在内。其二,山东诸城赵家,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家并非一家。

    科考出身的赵挺之却故意攀龙附凤、忝列“宗室”,煞有介事地执行“不得与元奸党子孙为婚姻”,将禁婚令扩大化,把过门两年的李清照遣离京城。更不可思议地是:株连元党子女正是赵挺之出谋划策的结果!赵挺之“陈绍述”即:先向皇帝提出“宗室不得与元党子女为婚姻”的建议,又慷慨陈词必须这样做的理由。在豪门官宦联络有亲的情况下,赵挺之悖情悖理悖人伦,成了“大义灭亲”的庙堂做秀!

    历史经验多次证明,婚姻从来就是另一种政治形式,是微妙而有效地政治手段。它会因为政治需要开绿灯,也同样因为政治需要亮红灯。李清照的婚姻就是如此。

    随后,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在党派斗争中失利,削职为民,遣回原籍山东章丘。娘家失势需要忍辱负重时,李清照偏偏太岁头上动土。她又呈给公公赵挺之一诗,里面有这样一句::“灸手可热心可寒!”意思是:权势登峰造极却心如铁石、一点人味没有!犯官之女竟胆大包天对掌生杀大权的尚书左丞说:“灸手可热心可寒!”年仅二十岁地齐鲁才女真是风骨凛凛、铁骨铮铮!但是儿媳对公爹如此不敬,简直罪至“七出”!

    可以想像:有如此倔强反骨的李清照怎能见容于翁姑?负“词女”盛名、傲视群芳地李清照,早就流露出“妒风笑月”、“玉骨冰肌未肯枯”、“谁人可继芳尘”孤芳自赏情绪,遇难时怎能求助二位长嫂?今非昔比,被欢天喜地迎进赵家的李家才女成了双重贱民:娘家败落,贬回原藉;自己进门数年多,未给赵家添丁,这才是要害之要害!

    女人哪女人,封建宗法制下地女人,哪怕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哪怕飞花粲齿、下笔千言,只要不能负起传宗接代责任,在家庭的地位就不如目不识丁地愚妇,只要那愚妇能生下哪怕半傻的儿子!缙绅家嫡妻不生育,纳妾可也,即使正妻有子,仍可姬妾满堂。可是新婚夫妇如胶似漆,看来只要李清照在京,赵明诚三五年内不会纳妾。这样一来,借“党人碑”把三儿媳逐出京城,再给三子纳妾求孙,成了赵挺之夫妇的最佳选择。

    责任是否在李清照?当然不是。赵明诚随后娶了四房侍妾。结果赵明诚不仅无“弄璋之喜”资格。连专生女儿地所谓“瓦窑”也没做上。赵明诚只有两个亲侄子。赵家香火不旺。赵明诚患不育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很早就替他背上不生麟儿十字架地。却是李清照。

    再加上赵明诚怀疑李清照跟卢俊义有私情。因为这所有不可思议地林林总总。李清照被打入迹近弃妇地悲惨境地。陷入了感情地寒冰地狱。

    这个时代地人。都不懂得李清照地价值。那个赵明诚根本不懂。只有卢俊义懂得。

    原来那段历史上。李清照地一辈子。过得很坎坷。很倒霉。很不走运。

    李清照地父亲李格非。为神

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焕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