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上而言,只要谭延不反水。政府很难操纵铁路公司。而政府入股铁路公司的资金也将会成为今后中国展铁路的固定资金----政府虽然是廉价收购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但按照合同规定,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政府对这笔投资的回报,也就是铁路公司每年的利润分红是不能随意挪用的,必须投入到新铁路的建设当中,并且不算入股份持有比例。
即便是二十年后也是按照比例提取分红,直到四十年后才可以任意支配铁路公司的分红利润,这也就保证了铁路公司不是政府的提款机,铁路公司也可以有了政府分红的资金用于投入铁路建设。至于未来四十年后,谭延不能保证铁路公司还会像现在这样赚钱,同时铁路公司总归是要面临上市问题,股东,尤其是小股东在疯狂的股份价格升值的过程中,也必然会生股权变化,这就不是他所能够把握的了,总归在漫长的时间中,所有现在持有铁路公司股份的人都会赚钱,这中间同样包括政府。
不过在这次交易之后,伍轩仁代表谭延召集天津、上海和广东的巨商在上海召开会议,会议的结果是诞生了“中国南方铁路公司”。公司的第一个项目便是承建粤汉铁路和从上海至广州地沪粤铁路。中国政府还会拨出一千万两白银入股占据百分之二十的股权,谭延本人入股两千万两为百分之四十,其余股份被小股东所瓜分。未来的中国南方铁路公司将完全会以商业化的方式运营,如非董事会决议,政府不得扩充股份比例---谭延和伍氏家族控制着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没有他们俩人的点头。这家铁路公司永远不会像北方铁路公司那样走向“国营化”。
所有地交易都是谭延一手策划,他不会让自己的合作吃亏,更不会留下政府和大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铁路是国家的命脉,让国家资本介入已经逐渐形成气候的铁路公司,也是保证了政府日后和商人资本地合作基础。对政府而言更是“强制”其每年必须要对铁路的投资。经过这一番的交易之后,中国将会开始新一轮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在北方以郑州为中心不同于纵向地京汉铁路,将会横向修建一条从济南开始经郑州、西安最后终点为兰州的大铁路。除此之外还有北起山西大同经太原、辽州在彰德与京汉铁路向连接,同时也会有从太原直同北京的铁路。南方则是从上海至广州,还有一条便是策划了十几年的粤汉铁路----政府将会为中国南方铁路公司提供武力支持,所经省份如果受到任何刁难,便是政府出兵的理由。
中日两国的赔款问题也在各国列强驻华外交使节中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公使团内部也因为各自国家的利益而对中日赔款产生地两种态度。英国为了扶植日本自然不希望赔款的压力过重,而德国为了展中国这个潜在的远东盟友,自然是全力支持中国对日本的赔款要求。其实就算是英国自己也很矛盾。英国船厂里面有日本订购地两艘战列舰和两艘装甲巡洋舰,总价值近三百万英镑,可以说日本不能取得像六年前那样的大胜,要挟中国获得巨额赔款。日本就无法支付战舰款项。
如果将三百万英镑折合成白银的话,就是两千万两白银,显然以日本当前的经济情况,就算中国不要求赔款,日本也是无法支持战舰款项。同时日本从甲午年大战结束到现在,因为其国内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加之中国在纺织品和生丝出口方面的打压。日本从英国的借款已经过了六千万两白银。英国国内银行是不会再贷给日本哪怕一个便士。
谭延公开宣称如果满足中国对日本地战争赔款要求,那中国将会从所获得地战争赔款中抽出款项代替日本购买英国为日本建造的四艘战舰----尽管通过实战证明。中国地龙旗号和自产的靖海级装甲巡洋舰分别对这四艘还在港口中的新舰形成决定性优势。中国肯花大价钱甚至是亏本来购买这四艘战舰,其出点无疑是从限制日本海军规模的角度来考虑的,这不是白银或是英镑可以衡量。
作为战胜国,中国在这次谈判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不同于甲午年中国即便战败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日本受限于其资源贫乏国力贫弱,这一次战败几乎就等同于断掉它未来二十年的国运,考虑到日本政府身上的债务负担和国内经济被英国所把持,它要想恢复元气的时间还要更加漫长。
英国用朱尔典换走了窦纳乐,但是对窦纳乐联合日本牵制中国的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交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