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四章 沙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俄国皇室还能安然无恙――谭延一手建立了“k机关”,最强调的便是“机关的传统”,

    格勃一定也是延续了契卡的“传统”,算算时间若尼古拉二世一家来不了中国那等待他们的就是人间蒸。

    尼古拉二世从1898年继位成为俄国沙皇后,在他近二十年的统治中,谭延无疑是他心中的一根挥之去的隐痛――正是因为谭延推翻满清政权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中国,才使得俄国原本在远东比较顺利的扩张一头撞在了铁板上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俄国在战后一直都没有恢复元气便遇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罗曼诺夫王朝的倒塌追根溯源中国至少要承担二分之一的责任,算起来谭延应该是他的“不共戴天的仇人”。

    不过尼古拉二世现在应该感谢这位远东的仇人,更应该感谢他那伟大的明――无线电电报。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在接到中国的外交照会后本上没有经过太多的犹豫便同意了――无论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还是自身的利益,俄国资产阶级政权都不会让尼古拉二世或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嫡系子孙重新复辟,尼古拉二世在他们手中没有任何用处是能够用他们换来俄国急需的各种物资和金钱渡过眼前的难关,俄国临时政府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呢?

    尼古拉二世感谢无线电电报技术也是因为他在十月二十五日从囚禁之地坐上火车出,一路走走停停,当火车抵达在俄国的最后一站伊尔库茨克之时已经是十一月四日一天前俄国又一次爆了革命――十月革命。伊尔库茨克的俄国官员在接到革命的消息之后立刻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他们中间既有履行原有义务将沙皇一家送往中国的官员,也有反对者,这一情况被派往伊尔库茨克执行迎接沙皇一家的中国官员得知后,这名中国官员事实上就是内务部的特派员,利用电台将消息往国内。

    在十一月七日这天在得到总统授权的情况下,驻守在库伦的蒙古军区司令员刘禹向伊尔库茨克的驻军和官员出最后通牒――如果在九日零点时中俄边境火车站没有看到沙皇一家古军区三个6军师将会在第一时刻向伊尔库茨克动进攻。事实上在刘禹出最后通牒的时候,库伦的一个6军师已经紧急集合只携带必要的作战装备直接上车火前往伊尔库茨克了。

    刘禹的最后通牒让伊尔库茨克的官员乱作一团莫斯科电报却无法得到回应,因为莫斯科此时也是乱作一团当初克伦斯基临时政府答应条件也是对布尔什维克有所隐瞒的,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沙皇一家坐上火车走了几天还没有到中国的情况。莫斯科苏维埃政府此时根本无暇顾及远东的伊尔库茨克,而中国蒙古军区的司令官语气如此坚决也令伊尔库茨克心惊胆战―刘禹的名头早就被伊尔库茨克的俄国驻军所熟知,刘禹虽然不是海参崴战役的指挥者,但却是重要的参与者,正是刘禹指挥了世界大战前规最为庞大的炮击行动。

    俄国在库伦有临时的代办处,刘禹的军事调动根本就没有想着对外隐瞒,若是这个代办处的俄国人没有看到他集结军队,那他就会直接请俄国人到火车站来看看他的决心――事实上正是在刘禹的警卫员枪口的威胁下,代办处的俄国官员战战兢兢的向伊尔库茨克报,告诉他们中**队已经登上火车向中俄边境出了。刘禹的这招让伊尔库茨克陷入更加慌乱之中,而俄国的最高中枢又短时间陷入了混乱当中根本不知道沙皇已经到了边境,在这种情况下伊尔库茨克的军政官员决定放行不能激怒对面的“刘大炮”,尽管那个赫赫有名的十八师不在这里……

    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就这样在19177年的十一月九日上午八点踏上了中国的领土,他不知道在前几天生的十月革命对俄国意味着什么,但是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便得到自己的弟弟米哈伊尔大公被秘密处决,而在十月革命爆的前两天那个克伦斯基也秘密化妆潜逃,辗转从芬兰前往法国巴黎。当得到中国政府的这些相关通报后,尼古拉二世对谭延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看,可以想象自己若是没有在最后时刻离开俄国,那等待自己的结局一定是绞刑架或是一颗子弹。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尼古拉二世在中国的这段日子算起来还是非常配合中国政府的,沙皇一家在中国就这样暂时安定下来。后来除了尼古拉二世八年后前往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短暂的进行了一次旅行之外,他们再也没有离开中国,当然更没有回过俄罗斯。尼古拉二世的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当中,有两个女儿嫁给了中国人,沙皇夫妇分别在三八年和四一年去世,五个子女在八十年代相继去世,至此沙皇一家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