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六章 盗墓(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考古队正在下挖的墓坑中看到密密麻麻的土色土质均与四周夯土显著不同的247个盗洞真切感受到历代盗墓活动之惊心触目。这座大墓是迄今所知盗洞最多的一座墓葬。盗掘的年代自汉代一直延续至唐、宋。这座大墓掘的最后阶段王子今也参与了部分现场工作看到有十数个盗洞竟然一直打到椁室本作品独家文字版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netbsp;盗墓者一般看重轻便易携而又价值昂贵的金属器对于大件的陶器有时会因无法从狭窄的盗洞中搬出而进行恶意毁坏另外他们对墓葬的方式等风俗、宗教文明毫不在意。

    盗墓者从三个途径确定墓葬地点

    王子今研究员介绍盗墓活动最为普遍的出点是对墓主随葬物品的财产追求。盗墓者一般从三个途径确定墓葬的地点。一是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以判断墓葬的级别年代等粗略信息据说有古墓的地方由于自然的地质五花土在埋葬过程中遭到破坏一般庄稼的长势会比周围地区要差一些。二是从地方文献、民间传说中寻觅古墓的踪迹。三是比较确实可信的用洛阳铲等工具凿土取样看是五花土还是生土古墓在建筑过程中必然会在土层中留下痕迹填埋的土层与原来的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根据取出的土层中找到的陶片、木片铜、金等金属碎片盗墓者不仅可以判断墓葬的确切位置还可以知道墓葬的规模棺室的位置然后将盗洞直接打到墓室中去。

    考古工作充满悲剧色彩

    张在明研究员说:“考古工作充满悲剧色彩!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去清理盗墓贼挖掘后的残羹冷炙做打扫战场的工作。”据介绍现在的盗宝活动已经成为组织严密、销售体系便捷、配合程度紧密的社会活动大多盗宝贼在当地开个小饭馆作为第二职业起掩护作用同时有人专门起牵线搭桥的作用使文物的卖主、买主都不直接与他见面。

    目前的考古、盗宝常常采用的是炸药爆破、遥感探测、航空考察等先进技术。张在明研究员认为从整体上说盗墓的黑势力的力量不处于劣势。他说在陕西省盗墓和走私的通讯科技要强于文物保护工作者他们用卫星定位仪、雷达联系出入用专车甚至在和执法队员对抗时的武器也更先进。许多犯罪团伙都是有宗法背景的利用姻亲、朋友等社会关系做掩护。他们工作无须审批手续便捷装备先进作案灵活往往令文物保护工作者一筹莫展

    令人担忧的是陕西省四个县专业国家工作人员只有四五千人边远不达县甚至没有文物保护人员;而陕西的职业盗宝、走私文物的人也接近四五千人兼职的、为生活所迫“客串”的、干一把就收的则远远过这个数目。

    对于考古部门来说考古掘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的除非文物遭到施工和盗墓活动破坏才能够被迫进行抢救性掘。

    盗宝现象猖獗一方面有执法不严的原因另一方面文物法的不严密也导致有时无法可依的无奈盗宝活动的一本万利使盗墓贼非常善于钻法律的空子。张在明曾跑遍陕西省四个县不断呼吁政府加强法制增加考古和文物保护方面的经费投入。

    旧社会长沙盗墓贼的四字诀

    跟北方洛阳、关中等地不同南方许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洛阳铲”无用武之地当地盗墓贼“因地制宜”经过长期不断摸索总结形

第三百三十六章 盗墓(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