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五章 神秘出土的文书(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谓“骨”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后来渐变为古董、古玩。实际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叫法不同而已。从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较来看文物在时间的涵盖上要大于古董或古玩因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现代或当代只要是优秀的文化产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范畴。而古董和古玩则不然现代和当代的东西不能称为古董和古玩。由于许多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所以收藏爱好者又将其泛称为收藏艺术品。一件古代艺术品对文物部门来说就是文物因为它有文化保护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古董因为它有增值价值;对收藏家来说就是古玩艺术品因为它有艺术鉴赏价值。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对于非国宝级的文物鼓励“藏宝于民”并且允许民间依法流通这为民间收藏事业的展和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华夏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以及后来的国务院所颁布的一系列有关保护文物的法规都沿用了“文物”一词。直到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才把“文物”一词及其所包括的内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范围实际上包括了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在年代上已不仅限于古代而是包括了近、现代直到当代。

    世界各国对不同类别的文物各有其通常使用的名称但尚无概括所有类别文物的统称。欧洲在17世纪英文和法文中都使用anTIQue一词此词一说源于拉丁文anTe原意是古代的从前的。另一说则认为英文这个字是直接来源于法文开始作为名词使用时主要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物后来才逐渐展成泛指各个时代的艺术品其词义接近于中国所谓的古物、古董。日文所说的“有形文化财”近似于中国所指的文物但其涵义和范围又不尽相同。在国际社会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会议通过的一些有关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中一般把文物称作为“文化财产(netTy)”或者“文化遗产(netITage)”二者所指的内容并不是等同的。从公约所列举的具体内容来看前者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后者是指不可移动的文物。埃及使用的阿拉伯文(单数)(复数)一词与中国所称文物的概念是基本相同的。1983年埃及颁布的《埃及文物保护法》规定在埃及国土上出现的或与其历史有联系的凡一百年以前的包括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实物都属于文物。同时还规定在一百年以内的有价值的实物可根据文化主管部门的建议指定为文物。

    关于文物的年代下限在国际上起初曾定为183o年起源于193o年美国的关税条例。该条例规定凡183o年以前制作的艺术品可以免税。以后在国际上不少国家把这一年定为文物的年代下限。后来美国在1966年通过了新的关税条例又规定“自免税进口报单提出之日起凡一百年以前制作的文物概予免税进口。因而目前按国际上一般惯例文物是指一百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但是也有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另作规定如希腊就把145o年作为文物的年代下限。

    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当代中国根据文物的特征结合中国保存文物的具体情况把“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文物: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华夏历史文物》是由华夏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华夏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学术研究刊物双月刊单月3o日出版。刊主要刊有关华夏古代文物、考古、历史及博物馆专业的学术研究文章。刊稿件要求具有一定研究性提倡以物证史同时也注重刊有关新现的文物、文献或考古新

第四百五十五章 神秘出土的文书(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