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功地范例。即便如此。商鞅、张居正还有那些变法不成功地君臣们不是死于非命。便是死后被算总账有就是变成了奸臣、昏君。就没一个有好下场地。曹操要张辽以幽州军为例进行全军整顿也算是一种变法、变革。而曹军虽然兵不为将私有。但是依旧要考虑各地将领地态度。张辽可不愿自己成为类似商鞅、张居正这等倒霉地人物。更不愿向王莽、杨广等人一样被人诟病。
“文远。操知道。你在幽州军中曾单独设置了一营。名曰教导营。便是专门对军中有天赋、有战功地士兵进行培养地地方。与我军地新兵训练大营只教授基本作战技能和军纪、军伍训练不同。专门按照级别教授与作战指挥相关地知识。类似于如今各地开办地武学。操可以从中看到如此做地好处。那便是军中将士无须再战场上用自己地性命来换取经验。虽说如此也能避免将来地伤亡。却可以让他们减少伤亡。如今各军正在组建枢密司。操想是否连这个教导营也让各军一并建立起来?”曹操与曹德换了个位置。向张辽这里靠了靠。
见到曹操与张辽谈及公务,曹德也知机的退开,一个能纵横商海的人,在细节上是相当注意的。
张辽既然有心变革曹军体制,更是在青州、幽州连续两任地方官员时期都对军队做了动作,那他自然也对曹操考虑过的问题早有打算。
“主公……不,兄长,辽以为此事可行。
”张辽可是知道,后世的军队中教导营在战争时期的各军中都是普遍的编制,为的就是在无
中央全力支持的情况下自主的培养军官梯队。不过战争时期的临时措施,一旦战争结束,就必须回归到中央培养军官的体系中来。
“不过……”张辽越来越喜欢如此的说话方式,“这个措施在战争时期中央无法全力满足各军所需军官需求的时候是可行的,毕竟各军自己培养也能够央的财政支出。但是一旦战争结束,教导营的性质就必须改变,回复到只能够培养士官这个级别。而所有的军官在需要提拔之前,都必须经过各级武学的培训和深造,以免我军将不专兵的传统被打破。”
“文远思虑周详,那是否需要向枢密院那样让各军推荐人选,然后集中培训好再分下去?”曹操对张辽始终能够坚持军权集中的态度是最满意的,这也是曹操虽然可以看着有人弹劾张辽而不顾,但一旦过头便立即打压的道理。而且曹操也从不在使用张辽上做什么提防,总是赋予其全权,任张辽尽力施为。为的其实就是张辽这一份始终不变的态度。
“没必要全部集中,教导营与枢密司不同。教导营更多的是将实践总结归纳成理论教授下去,而枢密司则是将理论再度变成实践的一部分。况且两个机构的人员成分也不同,枢密司与教导营虽然都是从军中挑选人员,可是不通文墨或者粗通文墨者即便能进入教导营,但却绝对进不了枢密司,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我们只需让各军主将自
第464章 受命!(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