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沉重的呼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为炮手的颜显屏更是手脚微微发颤……

    模拟舱底进水的损管排水作业中,无论男女学员,都泡在齐腰身的海水里,奋力摇动手动式水泵,和“友情出演的死神”争夺着每分每秒……

    风平浪静的夜晚,战舰缓缓飘荡在巨大月影铺盖的海面上,如奔驰后的骏马在悠闲散步。学员们在甲板上围坐成堆,有人听着广播里的音乐,有人默默喝着配给下发的低醇度果酒,也有人拨弄古典六弦吉他琴,每个人都在尝试学会减轻内心的压力……

    ……

    企业号训练舰重新出现在碧波荡漾的曼城湾海面,内湾要塞按照惯例,向归航的海军战舰鸣响礼炮,企业号的甲板上,一排排海军学员以整齐的队列向内湾要塞的驻守官兵站坡致敬。

    持续20多天的海上作训终于在五月底结束,对于第一次上舰实习的海军学员们来说,这种程度的海训终归还只是一场“浅尝辄止”的初级体验,离真正的海军战斗执勤所要面临的航海作业还差了很远。但即便如此,也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意犹未尽的,也不排除抵触畏惧望而却步的。

    重新踏上岸的颜显屏,在返回学院的路上,忍不住又回头望向军港方向。港口建筑物的隔挡下,此时的企业号在视线里只剩下了一点点桅杆的朦胧影子,和大部分男学员一样,依依不舍的表情出现在颜显屏的脸上。

    此时,遥远的东方,大明帝国的心脏,北京城,一场留给后世“无穷遐想”的大灾难猛然迸发。

    1626年5月30日,周六,大明帝国历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城西南一隅的某条街巷里,专储京营火药的皇家兵工厂王恭厂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上千吨黑火药的蓬勃力量横扫一切,刹那间,天地震响,烟尘遮日,火光冲天,周边房屋倒塌损毁数万间,军民死伤上万人。

    《明史》载:“天启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厂灾,地中霹雳声不绝,火药**,烟尘障空,白昼晦冥,凡四五里。”

    《明季北略》载:“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至通州,北至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中屋宇无不震裂,举国狂奔,象房倾圮象俱逸出。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如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

    《帝京景物略》载:“亘四里,阔十三里,宇坍地塌,木石人禽,自天雨而下。”

    如此种种惨不忍睹的大爆炸灾难场景,堪比后世好莱坞的大片镜头。而各种史书中夸张离奇的书写方式,更让后人忍不住添枝加叶为之披上了更多神秘的外衣。

    鉴于“一炮糜烂数里”这类的文采在书生们的笔下层出不穷,充斥着从正史到野史的几乎所有文籍中,所以我们有理由对诸多的离奇记载和推论报以保守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大爆炸也确实崩掉了明帝国的一颗牙。

    在明末经典的党争政治背景下,这么一起惊天大爆炸案,肯定会和以往的天灾一样被官僚们加以利用,处于党争政治漩涡中心的天启皇帝自然就成为了该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在大臣们的眼里,皇帝德行有缺,自然天降大灾。王恭厂大爆炸无论是何种原因,“应该”也“必然”由皇帝进行“买单”。这种风气是明末中枢政治斗争的必然性,对王恭厂大爆炸进行尽可能的夸张表达也就成了侧面“讨伐”皇帝的最佳方式,这一明末历史最经典的“政治包装”主题,也揭开了明朝最后十八年光阴里更加激烈的政治军事动荡的序幕。

    隆隆的巨响以明帝国的心脏为起点,一层层无形的涟漪扩散而出,发出了明帝国与华夏子民垂死般的沉重呐喊,呼唤着历史的救赎。

    (第三卷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叁打不六点更G好H看K点康母:新世界1620最新首发就在三打不溜点更G好H看K点康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