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得到了和洪仁玕一样的命令。
第二天,楚剑功带了四本书来:他自己写的《天道大同》,李颖修的《行政与法律常识》,黄埔讲武堂编译的《自然科学》,以及东厂翻译的《国富》。
“明年春季,我们将在广东省开办科举,开科取士,考中科举的人,将获得守阙锐士的资格,经过两年组织考察,就有可能转正成为鸿儒锐士。也就是说,鸿儒锐士的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黄埔讲武堂。”
“但是,”楚剑功接着说,“科举的内容,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这四本教材。你们都过了吧。”
“是的。”洪仁玕说。
“参加科举的人,肯定是着四书五经长大的,这些书籍的内容,对他们来说过于陌生,甚至,他们会产生一些抗拒的情绪。所以,作为先入门的正儒锐士,你们要帮助他们,辅导他们,让他们接受这些新的知识。”
楚剑功随手翻了翻面前的四本书:“据礼部报上来的资料,在共和起义以前,广东在籍秀才有数千人,童生逾万。除去年纪比较大的,以及和共和势不两立的顽固分子,礼部估计参加科举的人数在一千人左右。广州知府高不胖已经在海珠区划了一块地方出来,充作学馆,凡是愿意接受辅导的青年人都可以去那里温习,互相交流。”
“你们的任务就是,”楚剑功加重了语气,“到学馆去担任辅导员。”
看到洪仁玕等人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楚剑功说:“我知道你们都希望参加共和军,带兵,到前线去。年轻人嘛!但我告诉你们,现在我交给你们的工作,比打仗更重要。你们可不是给人解释解释书上的几句话就完了。你们要把青年组织起来,青年就是一切。”
凡是到学馆的青年,要让他们以自愿的形式,组成十人以下的学习小组,选举一人担任组长,若干个小组组成一个青年儒学学习班,设立一名辅导员。担任辅导员的,就是洪仁玕等八十多名第四期毕业生。
在学馆的所有学习班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专属于青年的学习组织——青年儒学复兴会。
“青儒会将形成一个网络,从学馆扩张到广东全省,以后还要推向全国,把全国的进步青年,都团结在青儒会,也就是正儒的旗帜下。”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