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十一章 一言定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为了夺权,居然不顾国家,真是狼子野心,陈晚荣暗中摇头。

    李隆基不动声色,问道:“你说,派谁去?”

    唐颇有几分奸猾:“皇上圣明,自有决断。”

    “太平,你说呢?”睿宗脸带笑容,仿佛渴望得到她支持似的。

    太平公主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皇兄,这事既然有人不赞成,不妨让大家都说说,好好议议,然后再做决断。”

    “太子以为呢?”睿宗本着一则太平公主,二则太子的贯有主张,征询太子地意见。

    李隆基脸色平静,就是话有些重:“父皇,此等兵事,自当秘密计议,不必宣之于众。”

    这话太有道理了,象这般当着朝臣之面商议,肯定会宣扬出去,哪里还有突然性。睿宗还没有说话,太平公主接过话头:“太子此言差矣!我们只是计议当不当打,至于如何打,那是将军们的事。只要议妥了,将军们要才能放开手脚去打嘛。”

    她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一旦争执起来。也是她占上风。最好能由她来主持这一战,就可以把军权抓在手里,真是好算计,陈晚荣于她的心计暗暗吃惊。

    “公主所言极是,请皇上圣断!”太平公主地人异口同声,好象一个人在说话一般。

    吴兢马上反对:“皇上,公主此言欠妥。此事早有决断。已由太子执行,何必再议?”

    心向太子的大臣齐声附和:“皇上,臣等附议。”

    两派泾渭分明,只有陈晚荣没有表态。真没想到第一次上朝。居然遇到这种事,陈晚荣真想告退。只是想到要是现在就走的话,不合适,不得不留下来。

    太平公主脸一沉:“诸位爱卿,你们可知为何要重议?非上次所议不好,而是因为在执行时有所偏差。为毕其功于一役。不得不慎之。”睿宗有些犯难了,想了想道:“议吧,议吧,要议就议个透。”

    “皇上圣明!”太平公主的人心气陡高。

    睿宗有些烦躁:“太平,你说,打还是不打?”

    太平公主却没有表明态度:“皇兄。打与不打,这得由群臣公议。他们说打就打。”今天的主要目地不是打不打地问题,而是由谁来打,是太子地人来打还是她的人来打,这才是最重要的。

    老狐狸一只!陈晚荣暗骂一句。

    李隆基大度的一挥手:“好吧,今天就议个透,议不出个结果来,不散朝。”

    这是太平公主他们要的结果,然而他们并没有高兴之情。他们都知道李隆基足智多谋。每每有让人想不到地计谋。他如此说话,必是成竹在胸了。忌惮之下。更增几分警惕之

    睿宗显得很不耐烦:“说吧,说吧。”靠在宝座上,少了许多生气。

    窦怀贞率先道:“皇上,臣以此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不然,宁可不打。”

    王少华一口接过话头:“窦大人,你上过战场么?你知道战场上有些什么凶险么?打胜,谁都想,只是有些仗不是一战就能打胜地。石堡城这样的要害,大唐攻打了数十年都没有拿下来,难道说自从第一次失败之后,后面这些仗都不值得打了?”

    一番话有数落,有质问,更有嘲笑,窦怀贞脸上挂不住,胡子翘得老高,又找不到话说了。唐为他开解:“王大人,此为论政,言者无过,不能诛

    吴兢又接过话头,反诘道:“唐大人,王大人就事论事,何处是诛心之言?石堡城关系重大,是陇右的锁钥,自从大唐立国以来就在争夺,数次攻打,皆无结果,何来必胜之说?”

    萧至忠出班,反难吴兢:“吴大人,石堡城地重要性朝野皆知,不必细说了。窦大人的意思是说既然要打,就得有必胜的把握,没有必胜的把握,宁可忍耐,再行筹谋。”

    要是真的再行筹谋,又会为围饶这事争权。陈晚荣暗中摇头,只听萧至忠振振有词的道:“昔日,颉利可汗统十万铁骑兵临长安,饮马渭水之滨。太宗皇上亲临渭水,与颉利可汗订盟,为大唐地反击争取得了时间。四年后,大唐铁骑北驰,卫国公一战而定阴山,活擒颉利可汗,雪却便桥之耻。石堡城打了几十年也没有打下来,非我大唐刀兵不精,非我大唐将士不用命,实是艰险难下,必谋万全之道方能再战。”真是只老狐狸,居然抬出当年唐太宗便桥订盟,争取时间,最终灭掉突厥一事,为其遮羞。吴兢感慨不已,要是姚崇和宋任何一人在,他们都不敢如此说话。处此之情,只能勉为其难了:“萧大人,此言差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十一章 一言定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