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钾的过程叫熬硝,很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把硝石加到热水里煮,一边煮一边搅拌,便于硝酸钾溶于水里。差不多就停止搅抖,等到澄清以后,把澄清液转移开去,然后再把澄清液煮一阵子,冷却,就可以得到硝酸钾了。”知道他会问个明白,是以陈晚荣先行说出来。
陈晚荣用地是硝石,要是硝土的话要麻烦些,需要用草木灰。
司马承祯惊叹不已:“真是奇妙的想法!火药是甚,要怎么制造?”陈晚荣笑道:“等这个干了,我就可以做了。火药是一种好东西,可以造武器,要是装在坛子里,把口子封死地话,一点燃就会生爆炸。”
话音才一落,王翰就问道:“爆炸?那是什么呢?”
火药在唐朝还处在萌芽阶段,爆炸一词对于唐人来说很新鲜,陈晚荣一下子愣住了,想了想道:“等我配好火药,再演示给你们看,就知道爆炸是什么了。”
“那好,贫道就等着大开眼界了。”司马承祯对这一承诺很是感兴奋。
陈晚荣只好说一定,司马承祯他们一再叮嘱陈晚荣,演示时一定要叫上他们。这才离去。
晒硝酸钾不必守着,陈晚荣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叫上王中则,两人把硫磺和木炭处理出来。一番劳作,木炭粉末足有好几斤,可以配不少了。郑晴好奇大起,跟着陈晚荣打下手。不去巡视,陈晚荣也只能由她。
忙完这头,再来看硝酸钾,已经干得差不多了。陈晚荣抓了一把,离得远远的,把硫磺和木炭按照75份硝酸钾,1o份硫磺,15份木炭的比例进行配置。这是军用黑火药的配方,威力不小。
拌均匀。陈晚荣很是兴奋,想试试。取出火折打燃,点燃一块麻布。缠在棍子上,伸了过去。只听嗤的一声响,一团火光冒出来,还有一团浓烟,尉为奇观。郑晴和王中则吓了一大跳,尖叫一声,条件反射似的一蹦老远,眼睛瞪得老大,看着放火药的地方。黑漆漆一个印子。
空气中一股异味,陈晚荣略一嗅,走过去一瞧,地上烧得乌漆麻黑,用手一摸,很烫手,笑道:“成功了!成功了!”尽管陈晚荣对火药很是了解,依然掩饰不住喜悦之情。
王中则拍着胸口,兀自有些惊心:“东家。你可真会吓人,我的心怦怦跳呢。”
陈晚荣哈哈一笑,极是高兴:“王师傅,这就把你吓着了?要是爆炸地话,估计你会吓得坐在地上。”
“不会吧?”郑晴有点难以置信。
陈晚荣开玩笑道:“会不会,到时就知道了。吓住了,怎么说?要不要打个赌?”
“谁跟你赌?”郑晴心中没底,不干这种没把握地事情。
过了一阵,硝酸钾都干了。陈晚荣带着郑晴和王中则把硝酸钾收了。这才来处理废渣和母液。母液还含有硝酸钾。不过陈晚荣决定倒掉,原因很简单。若朝廷要生产火炮的话,火药的生产就不会在这里了,朝廷会专门安排地方。
三人把废渣和母液弄出去,挖个坑埋了。
忙完这些,已经过了饷午。陈晚荣歇息一阵,决定配火药。陈晚荣负责调配,王中则和郑晴打下手,帮着处理硫磺和木炭。这事太过新奇,郑晴累得俏脸上尽是晶莹的汗水,也不愿歇息。
配了差不多十几斤火药,陈晚荣心想该做点导火索。要是没有导火索,这引爆很成问题。以唐朝的条件,导火索不可能象现代导火过那样做得规规整整,陈晚荣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引爆就成了。
要达到这个要求,难不住陈晚荣。把棉线在油里浸湿,放到火药里一拖,棉线上就沾上不少火药。然后把棉线晒干就成。
这就有一个问题,陈晚荣不由皱起了眉头,郑晴很了解陈晚荣,忙问:“是不是有难题?”
陈晚荣点点头道:“是呀!我这是做地导火索,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回潮,外面需要东西包起来。”
“这简单呀!”郑晴想都没想,出主意:“油幕布不是可以防水么?游人郊游,带上油幕布,下雨也没事。”
这主意不错,一语提醒梦中人,陈晚荣大笑道:“真是好主意。只是不知道那些做油幕布地会不会卖他们的配方?”陈晚荣也知道一些防湿剂,只是在唐朝配不出来。
郑晴笑道:“配方他们不一定会卖。不过,只要你出钱买他们配好的,也不会有问题。”
“就这么办。”陈晚荣大是高兴,叫来牛尚新,要他去买些防湿剂回来。牛尚新领命,自去办理。
等到棉线干好,陈晚荣和郑晴、王中则一道,把这些棉线象扎辫子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八章 目光短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