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八七四年的冬天平浦铁路终于全线通车,这大大加强了南京政府对北方的控制能力,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富贵军会在通车典礼后的第三天发动对伪满的进攻,因为在这一年里李富贵一直在叫嚣要征讨伪满,同时一再催促铁路加速建设这给了大家一个错觉,那就是李富贵要等到铁路修到山海关才会发动进攻。无弹窗奕欣这段时间以来除了组织义勇军加强防务以外还想尽办法四处告贷,当然除了俄国没有其他的国家给他任何积极的回应,毕竟双方实力差距是那样的明显,列强都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触怒李富贵。
伪满政权除了受到铁路工期的误导之外东北寒冷的冬天也是他们没有想到李富贵会进攻的原因,由于政府缺乏足够的力量安置大量逃出关外的满人,所以对于不少贫困的满人家庭这出关的第一个冬天特别不好过,第一次猛烈降温之后盛京街头冻死的人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气候对于那些南方人就更是致命的了。
李富贵对于这一次的偷袭相当计划相当自豪,要知道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想要做到完全的保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不但要瞒过关外的敌人,还不能让议会知道,对于绕过议会开战李富贵心里是有一些愧疚的,不过辽宁的地形使得突袭成为最佳的作战方式,所以些许的不好意思完全无法让他放弃巨大的军事利益。
为了应付东北的严寒这次参加行动的四个师都添加了特别的冬装,李富贵相信他的那些南方兵在毛衣、军大衣的武装下绝对可以做到比那些刚出关的满人更抗寒,这一部分早就开始准备,同时参与作战的部队除了刘铭传驻守北京在明处之外,其他三个师都被调到了山东,在换装之前他们还特意进行了一系列的抗冻训练。
在这四个师中有一个被部署到朝鲜的清津监视俄国的行动,由于战争爆发的实在太突然,所以在整个战役期间俄国人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相应的这个师也一直没有任何动作。
刘铭传作为这次战役的总指挥他的司令部虽然设在北京但是战争的重心却在海上,作为主要打击力量的两个师在烟台待命,海军悄悄的征集了大量的运输船,可以将一个整师投送到敌人后方,第十四师是以太平军降卒为主的部队,刘铭传对他们多少有些不放心,而第九师就不一样了,这个师的骨干多是安徽人,当年组建的时候刘铭传就很希望把这些老乡纳入麾下,不过李富贵没有隧他这个心愿,现在总算是让刘铭传逮到机会了。
根据参谋部的计算锦州的防御并不强,奕欣即缺钱又缺时间,而且他也没有与李富贵决一死战的决心,所以东北防务的重点还是在宁远。
在战役开始的时候刘铭传从山海关出发向北佯攻,因为还需要稳定京津一带的局势所以他只带了两个旅出关,兵力虽然不多但是刘铭传还是摆出了一幅杀气腾腾的样子,伪满在山海关外的哨所和小据点很快就被扫荡干净,在此之后刘铭传不紧不慢的向北推进,给了宁远的守军求援的时间。
伪满的守军主力本来就被放在宁远和锦州,现在一看到富贵军气势汹汹的杀出关来他们立刻向这两个据点收缩,同时锦州还派出可以出动的兵马支援宁远。
到了这个时候伪满的前线指挥官才发现南军明显比他们更适应这严寒的天气,他们因为组建的匆忙士兵的被服并不齐备,锦州派出的援军就是那些能在这样的天气中长距离行军的部队。
锦州的援兵到达宁远后不久刘铭传就肃清了面前的阻碍也来到了宁远城下,就在他有条不紊的把阵地布置好之后锦州失守的消息也就传到了宁远。
第九师在锦州府的蚂蚁屯登陆之后立刻攻占了松山堡和金厂堡,切断了锦州与宁远的联系。
在冬天进行守城应当说是比较有利的,除了天寒地冻给攻城一方带来的不便之外,冬天城里也总是贮存了充足的粮食,所以锦州的守军在看到突然到来的南军慌乱的同时也有些暗自庆幸。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这种想法错的厉害,富贵军带来了两门相当可怕的攻城炮,和当年在南京用来吓唬人的玩意不一样,这次来的可是真家伙,只经过短短两个小时的轰击锦州的城墙就坍塌了一个三十多米的口子,聂士成率领着他的第一旅顺着那些瓦砾猛冲了上来,作为这次的攻坚部队聂士成部这会的状态并不算太好,有不少士兵还没有完全从晕船的状态恢复正常。不过突袭作战的性质使得他们没有时间调整,这个时候也就只能依靠个人意志来克服困难了。
清军在缺口处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这些丧失了国家后选择背井离乡的人对于满清的灭亡多少都怀着一口恶气,这的确给了他们很大的激励,现在看到仇人非要赶尽杀绝有不少人产生了同归于尽的念头。
由于伪满军队的顽强抵抗聂士成三次重新整队进攻才算是攻进了锦州,这个时候城内的汉人也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接应攻城的一方。说起来奕欣在建立伪满以后对东北的汉人还算是不错,虽然在伪满中有不少少壮派叫嚣着要杀尽关外的汉人,但是奕欣对这些观点给与了严厉的驳斥,一方面即便是在东北汉人的人数也多过满人,而且这里的汉人可不像关内的那样柔弱,不是想杀就能杀的,另外奕欣并不想和李富贵彻底闹翻,毕竟强弱对比如此分明,所以对关外的汉人伪满仍然采取怀柔的政策。不过锦州城里的很多汉人这个时候并不打算放弃翻身作主人的机会,当攻城战转变
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克奉天-->>(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