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贵在布置东北战事的时候因为需要保证突然性绕开了议会,不过从手续上说他也不是毫无准备,因为议会对这场战争早就给了授权,只不过那份提案的说法是对关外的满蒙政权处于战争状态,如果真的要对关外大打出手很多议员还是有一定顾虑的,在奉天干净利落的胜利让大家打消了这些顾虑。可是接到俄国的照会之后很多人又开始害怕起来,觉得这个时候见好就收,现在奉天已经拿下来了,还改称沈阳,辽宁也很快就要建省,议员们认为过个几年等力量积蓄足了再北伐也不迟,等到铁路修到沈阳同时汉人再大规模的向关外移民,几年后辽宁就会成为一块非常坚固的基石。
虽然按理说宣战之后该如何打就和议员们没有关系了,那都是将军们的事,可是议院毕竟还有终战的权利,刚刚把议员们都得罪了的李富贵这个时候只好陪起笑脸要求大家继续支持政府对北方的战争,在他的努力下终战的议案没有被提出,这个时候议员们还没有仔细的去想一下如果议会真的通过一个与皇帝意见相左的提案那最后该如何收场。
在这一年的冬天里刘铭传在辽宁收获颇丰,由于民族矛盾再一次被挑起富贵军在辽宁得到了英雄一般的看待,沈阳的一场大火烧掉了两族之间的那一层遮羞用的薄沙,关内的老百姓对于这件事更多的注意到了那场大捷,在胜利的光环下牺牲比较容易被忽视,可是在关外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很多人都在那一场屠杀中失去了亲友,这样的仇恨极度需要一次宣泄,刘铭传的军营前总是有来报名参军的民众,这个时候站岗的哨兵只能好言解劝,富贵军的任何一个作战单位都是不可以自己招募士兵的,所以那些想要参军的只能到募兵站去报名。
当然刘铭传并不会白白的放弃这样一支力量,于是几支讨贼义勇军就在这个冬天被建立了起来,东北虽经过奕欣多年的开发,不过大多数地方仍然是地广人稀、土匪横行,所以一般的村镇都有一些武装用于自保,现在辽宁的汉人因为沈阳的屠杀已经生出同仇敌忾之心,这种情绪经过刘铭传的引导立刻就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在开春之后辽宁与吉林交界的地方他们给予伪满军队相当沉重的打击。
虽然刘铭传知道俄国很可能会介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不过他并不特别担心,因为参谋部同样给了他俄军大致的参战规模。在富贵军中说起和洋人打仗的经验刘铭传可以说是最丰富的,所以他不怕洋鬼子,在刘铭传看来洋人在战场上除了目标大一点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这一次他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哲里木盟出现在吉林城下,一战之后就把满人赶到宁古塔去。
由于林雨长在宁夏一带的活动蒙古的西部日趋平静,这让刘铭传觉得蒙古人对于大唐扩张的抵抗并不是十分顽强,这一次从哲里木盟进军对科尔沁草原上的王公们也算是一次警告,另外当他攻占了梨树之后对蒙古人的防御就能()找到[望书阁]一个新的支点。
最初的战事的确一如刘铭传预料的那样蒙古人毫无异动,而长春只用了一天就被攻克,当他最看到吉林城的时候刘铭传相信东北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了,因为这可以说是满人手中最后一座较大的城市,如果那些八旗子弟再往北逃恐怕根本不用打他们自己就会在那白山黑水之间消亡。可能满人也了解这一点,所以吉林的防守非常顽强,急切之见刘铭传竟然无法把它攻破。就在他打算准备把吉林城周边的城镇全部拔除以断绝城中求援的念头时突然得到了北面出现了一支俄军的报告。
俄国人进兵的速度不快,当刘铭传得知他们的行踪时俄国人正在洗劫打牲乌拉,到第二天傍晚俄军到了吉林城下,这个时候刘铭传稍稍后撤准备和俄军决战,在上午他还利用后撤把吉林城里的守军给骗出来狠狠的教训了一下,这个时候刘铭传已经明白了吉林城的抵抗如此顽强是因为还有等候援军这样一个希望,如果将俄军击败,吉林的防御基本上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刘铭传准备专心对付俄国人,至于伪满的军队和俄国人会和他倒不是很担心,这样一直缺乏战斗力的军队加入俄军的队伍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根据刘铭传的情报俄军的数量要少于他,现在刘铭传手中有一师两旅,其他的部队被放在沈阳、梨树和长春用来防范来自蒙古的威胁。俄军数量虽然要少一些不过他们的骑兵比例较大,所以在刘铭传看来这仍然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为了更充分的了解对手他当天夜里带着几个当年和他在天津打游击的老部下潜到了俄
第一百九十二章 会战吉林-->>(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