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导火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了“龙翔新能源公司”与“龙腾动力设备公司”。两家公司以中科院的高温导材料为基础,分别研制具有商用价值的复合蓄电池与导电机。

    两年半前,世界上第一座试商用可控核聚变电站在中国浙江省的金华县破土动工,预计在五年之内建成,并网电。

    吉庆汽车――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种采用复合蓄电池与导电机做动力系统,最大行驶度达到了每小时一百八十公里,充满电后最大行程达到了八百五十公里,售价仅比同类型普通汽车高出百分之二十,成为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纯电动汽车。

    随后两年,中国通过推广电动汽车,建设覆盖全国的汽车充电站,全面改进国家电网等基础设施,迅拉动国内消费,摆脱经济危机,率先步入经济展的快车道,并且拉开了以高温导技术与可控核聚变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波产业革命的序幕。

    直到现在,美日欧在高温导技术与可控核聚变技术上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为了获取中国的核心技术,日本想尽了办法。

    最初,日本进口了几辆电动汽车,拆下了上面的复合蓄电池与导电机。结果现,这两种关键设备都采用高压密封的封装方式,不管是拆解,还是用仪器进行检测,都会导致内部结构损坏,从而彻底报废。

    随后,日本几大汽车公司希望通过技术引进,或者合资建厂的方式获得核心技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复合蓄电池由“龙翔公司”生产,导电机则由“龙腾公司”生产,核心技术掌握在中科院的手中。合资的五大汽车公司能以成本价购买成品,其他汽车公司,特别是外资汽车公司却要以高价购买。

    最后,日本情报机构绑架了几名中科院的科学家,结果却弄巧成拙,不但没有获得相关技术,反而遭到中国情报机构的疯狂报复,日本数十名顶级理论物理学家与实验物理学家神秘失踪,日本的基础物理学也因此倒退了二十年。

    如同当年日本依靠dVd的核心技术与专利,让中国的电器厂商成为了日本公司的“代工厂”一样,仅仅二年不到,日本第三大汽车厂商,尼桑公司就沦落为了中国公司的“代工厂”,最终被吉庆汽车公司吞并。

    商业竞争还是次要的,先进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才是关键。

    按照中国的一贯做法,投入民用的都是二流技术。也就是说,中国会将更先进的复合蓄电池与导电动机作为武器装备的核心动力。

    宫本获得的第三份情报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开始向巴基斯坦提供结合了复合蓄电池与导电动技术的航空动机,由导电动机驱动的主战坦克,中**队肯定装备了更先进的战斗机与主战坦克。

    直到行踪败露,宫本才在当地谍报网的帮助下离开了巴基斯坦。

    因为这份情报太关键、太重要了,所以宫本不敢相信情报局的联络网,甚至不敢带着情报回国,而是准备将情报交给他最信任的人,当年在情报局一同接受训练,并且搭档合作了五年,现在任日本驻印大使馆高级秘书的涉川幸之助,然后由他把情报送给到印度访问的小泽相。

    宫本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在巴基斯

第一章 导火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