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一章 换个角度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国策无弹窗 玳火再起。虽然鲁拉贾帕尼猜对了。但是他,点也高兴小个六

    中**队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起了进攻,而且都是大规模进攻。月7日上午收到印多尔失守的消息,鲁拉贾帕尼就加快了迁都工作,第一批转移部门的人员在当天下午离开新德里前往苏拉特。因为印度已经失去制空权,国内航班全面瘫痪,所以必须在中**队切断南下的通道前完成迁都工作。鲁拉贾帕尼没有离开新德里,作为总理,他有理由留下来,坚持到最后一刻。

    与迁都工作同时进行的还有新德里的防御部署。

    虽然西线战场上的3个野战军早已进入战斗状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3个野战军很快就会向新德里起进攻,但是鲁拉贾帕尼并不担心北面的防御,在他看来,一直盘踞在占西的刀军才是新德里的噩梦。

    与鲁拉贾帕尼一样,印度6军参谋长古吉拉德也一直盯着刀军。

    刀军到底是支什么部队,也许鲁拉贾帕尼与古吉拉德最有言权。几天前,对新德里构成严重威胁的突击部队突然转向南下,返回占西的时候,美**事顾问就送来了一份非常可靠的情报,突击部队的主力是刀军的第驯装甲突击旅,另外还有部分第仍装甲突击旅的部队,指挥突击部队的正是刀军军长凌云霄少将。为了说明问题,美国顾问还顺带送来了凌云霄的个人档案。尖际上这有点多余。因为刀军在印度战场上的表现足以引起印度高层的重视,印度情报机构早就搞到了凌云霄的个人档案。虽然其中有一些不那么好听的形容词,比如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固步自封等等,但是能在将星云集的共和国6军中异军突起,足以证明凌云霄的能力。

    再说了,血淋淋的教就在眼前,有胆量率领不到凹人的突击部队到百万大军中杀几个来回,就有胆量率领打手 斤。军攻打新德里。

    刀军会北上攻打新德里吗?

    按照月7日的情况,裴承毅仍然把重点放在了南面。出军在纳尔莫达河与达布蒂河地区突击得非常猛烈,战斗力更强大的刀军一直跟在后面,按照古吉拉德的判断,裴承毅很有可能先让出军撕开印军在两条河流流域的防线,再让刀军向苏拉特起突击,争取一举拿下苏拉特。不得不说,古吉拉德的判断非常准确。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裴承毅这套部署并没有投机取巧的成分,靠的就是实力,任何人都能从出军与刀军的进军行动判断出裴承毅的战役意图。

    中**队把重点放在南面,以攻占苏拉特为第一目的也完全可以理解。

    关键问题就是,裴承毅会用多少力量攻打新德里?

    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入夜后不久,前线就回战报,西线战场上的3个野战军同时起进攻。

    收到消息的时候,鲁拉贾帕尼吓了跳,古吉拉德却非常不解。

    让鲁拉贾帕尼感到惊恐的是,裴承毅一次投入了3个野战军!

    虽然已经有情报证实,之前对新德里构成威胁的突击部队并不是佯攻部队,其主要任务就是牵制住占西以北的印军,用最少的兵力守住巫军的后方防线,确保张军能够顺利打下博帕尔,而西线战场上的3个野战军进入战斗状态,也是为了牵制印军主力,使印军无法分兵南下救援博帕尔,但是此时鲁拉贾帕尼不得不从相反的方向考虑,即在西线起进攻的3个野战军到底是攻打新德里的主力。还是起牵制作用的佯攻部队,如果是后者,盘踞在占西的刀军才是攻打新德里的主力。

    让古吉拉德不解的原因也一样,裴承毅竟然一次性投入了3个野战军。

    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走进攻打手 还是防御,为了保证作战行动的持续性,都应该留下一支预备队,而且由战役的最终目的确定预备队的规模。如果走进攻作战,就应该由进攻距离、计戈作战时间、防御强度、后勤补给度等因素决定预备队的规模,进攻距离越远、持续时间越长、防御强度越大、后勤补给越困难,预备队的规模就越大。阶野战军中,距离新德里最近的也有数百千米,进攻持续时间不会少于旧天,西线战场上的印军防御阵地足够坚固,后勤保障线长达上千千米从卡拉奇算起,裴承毅没有任何理由不准备一支足够强大的预备队,让3个野战军同时起进攻。

    难道裴承毅手里还有其他部队?

    古吉拉德立即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参战的中**队要么在休整、要么在执行作战任务,裴承毅手里最多还有3个空降军的几个空突旅。用几个旅充当预备队显然不够,而要从中国国内调遣其他野战军参战,时间上来不及。

    没有预备队,毒承毅到底想干什么?

    按照这个思路,古吉拉德得出的结论与鲁拉贾帕尼一样,即西线战场上的3个野战军只是佯攻部队,真正的主力是占西的刀军。

    当然,古吉拉德的观点要比鲁拉贾帕尼客观得多,毕竟他是军人。

    以新德里的防御强度”

第一百六十一章 换个角度看-->>(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