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九章 年内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为后悔,怎么没有精读一下崇祯朝的传记呢?!搞得我对于不少灾害生的时间地点都记不清了。不过我唯一比较有记忆的就是南方一带会生饥疫,而且是大规模出现。

    我原本就打算在江南存粮,但是林丹汗的突然入侵打乱了我的步骤。现在只能是有多少存多少,让李原吉尽可能从海外贸易粮食,除了保证京城的四百万石,贸易来的粮食全就地屯在南京,湖广也是如此!否则一旦南方出现饥荒,又要从北方调粮,一来一回不知浪费多少。

    新任的内阁大学士郑三俊在新年伊始也到了京城,各内阁算是齐了。我在平台召见了我第二任的内阁成员,郑三俊我还是第一次见,虽然已经年近六十,但精神还很是矍铄。

    “朕今年第一次召见阁臣,加上内阁又新添了几位爱卿。一来呢,众位卿家一起亲近亲近;二来呢,咱们也商量下大明今年的计划?”

    “大明今年的计划?”众位阁臣都不由得对望了一眼,竟是疑惑。

    我呵呵一笑解释道:“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去年的基础上,来做一次合理的安排。往往以前忙一年,只要国库稍有盈余,百姓相安无事那便是天下大安。但朕并不这么想,居安还得思危,何况大明已经在威胁的境地。因此,大明每一年要做些什么,改变什么,税收增加多少,支出又增加多少,能余留多少粮食都要有计划。当然朕说的这些都是固定的东西,象粮食的丰欠却不是人能掌握的。但朕要的计划是,我大明如何才能富强,需要多少年,从哪里做起,要做多少件事,依次排列。比如说,修黄河要多久,每年做多少,拨款多少都要有计划!唯有这样,才能看得出朕跟你们内阁的办事能力。朕这么说,不知大家是否明白!”

    “臣等明白!”

    “你们能够明白那就好!对于今年大明要做的事,你们有什么建议?”

    钱龙锡第一个出来道:“户部是想着今年内尽力保持收支平衡!”

    郑三俊也提出了他的见解:“微臣觉得,大明应该先结束边事,否则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无论是兵员还是财政都会受到波及!微臣以为只有先免去战事,才能够安心。”

    张惟贤微微笑道:“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郑三俊却没有理会张惟贤,仍旧对我说道:“皇上,臣刚到京时,曾听闻女真人派来使者,不仅送回吴总兵的遗体,还带来了求和的信件!不知皇上是否知晓此事!”

    “朕知道!”

    “皇上,既然敌酋皇太极卑躬屈膝的求和,何不暂且应允。待大明兵精粮足之时又何惧建州跳梁小丑,大明实不宜再起战端,不然每年的财赋都耗尽在边事上了!”

    “张爱卿以为如何?”

    张惟贤恭声回道:“回禀皇上,郑大人所说不无道理,但女真人在这几年与我大明屡屡冲突,损失惨重,应该不会轻易放弃,恐怕和谈是假,想让我大明放松警惕才是真。再者,大明北面仍旧跟蒙古人在僵持。到了开春雪化,只怕还有恶战要打。因此臣以为今年两面备战是少不了的!”

    郑三俊反驳道:“林丹汗自身根基不稳,臣以为开春他必然遁去。女真人在广宁一战虽然逼退辽东军,但自身也损失惨重,臣以为短时间内,女真人是无力再战。只要边事不起,辽饷就可免除一年,百姓就受惠一年。虽朝廷征收辽饷三百六十万,但层层官吏上下其手不知几何!缓得两年,再征收,百姓也不会家资损耗殆尽。臣以为应以民生为重。”

    到这,张惟贤却不言语了。其他人都望着我,等我话决定。真没有想到,第一次集会就起了争执。不过场面还算冷静,没有争得脸红脖子粗。

    我沉吟了会,才把我心底的想法说了出来:

    “朕爱卿说得很有道理,朕也知道民生之重要。象我大明江南之地,虽然物产富饶,鱼米之乡,但从嘉靖年间起,收税之重,全国居冠。这朕不是不知道!朕从登基之日起,每一年都有战事要起,朕不得不打。坦白说,今年恐怕朕还要打战,而且是主动去打!另外今年朕还要办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南京,武昌建立粮库。这件事朕已经六百里加急给吴贞疏,沈缜了。你们就看着办吧!”

    这一次内阁会议就让我一锤定音的把大明崇祯五年的年度计划定了下来。虽然他们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我要提出主动作战,又是要跟谁打。但我这个皇帝了话,他们就只能遵照我的旨意下去办事。

    这一战的开打不是取决于大明,而是看皇太极何时出兵蒙古。我敢断定,只要林丹汗撤军后,皇太极很快就会去吞并蒙古。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当皇太极入侵蒙古的时候,我是否应该派兵出去救援林丹汗,救援一个刚刚在大同跟我大明将士死拼的敌人。就算我愿意,我手下的将领们会愿意嘛?!

    这真是一个令我左右为难的选择!<><a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