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是大雨便是干旱。但江淮连年扩大种植桑茶,粮食在正常年份,除去皇粮,剩下的也是勉强不用粜米。如今无论何种情况生,都将会出现饥荒。”
傅山说这番话的时候,我心里早做了准备。原先记得明史也曾讲大约就是在崇祯五年,大明四处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灾害,特别是灾害后又轮着出现瘟疫。这个时代瘟疫的可怕,比现代的沙士都还厉害。惹上瘟疫的地方几乎是方圆数十里毫无人烟,全部死光光。
我甚至怀疑大明之所以被灭国,李自成之所以会失败,女真人能够入主北京城,都是因为崇祯十六到十七年的那场瘟疫。是瘟疫使得明军三大营毫无一点战斗力,一人鞭起,又一人倒下。是瘟疫使得李自成的人马进京后,战斗力直线下降,几十万大军一战即溃,再无翻身之日。是瘟疫使得女真人轻松的就占据了北京城,而且一占就是差不多三百年。所以,我不得不防着点。
“那依爱卿看,最有可能是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会有瘟疫出现嘛?”
“回禀皇上,臣以为江淮一带有可能干旱,而其他地方则可能会出现大雨。若是有灾,只要各地官府救济及时,便不会出现瘟疫。”
傅山说完,我不禁苦笑了一下。虽然我有心在江南建立储备粮仓,奈何大明总是边事不断,要粮的地方不在少数。特别是广宁城失守,大明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兵士,同时也损失了几十万石的粮食。这些损失,都是要关内再补上的。陕西出现饥荒,那边的粮食也不能少,剩下在江南的就不多了!
“若有灾害,朕自然会让当地官府全力赈灾。只不过要辛苦爱卿,一旦江南出现灾情,爱卿便要奔赴当地防范疫情。”
“臣自当效力!”
我这样借重他,怕他有什么想法,又道:“朕一直来都是认为术业有专攻,大明做官都是要走科举,这是祖宗的规矩。但朕对各部大臣都是要求熟悉本部事务,绝不再六部乱调官员,为的就是专业两个字!爱卿擅长医术,朕才委以防疫的重任。勿要有世俗偏见,官员们落力办事的,朕决不会亏待。”
傅山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臣能上尊圣命,下救百姓,此微臣夙愿!微臣一定尽力办差,不让皇上失望。微臣请旨,臣即刻出京巡查江淮,绝不让灾后有大疫情。”
见到傅山如此表态,我心底就放心了。我见他如此急着出京,不禁笑道:“朕虽这么说,但你不必着急出京。江南即便有灾情,一时三刻也不会有事。爱卿倒忘了,朕召你进京为了何事?!”
傅山经我提醒恍然大悟,一拍额头道:“微臣倒是糊涂了,差点不记得袁大人了,微臣稍后便去袁府探视!”
想到袁崇焕的病,我心里不由关注起来:“这样吧,朕还是跟你一起去,朕也想早点知道情况怎么样!”
“皇上……”
我笑道:“有你这样的高手在,朕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走吧!”
傅山见我这么说,只要应承下来。方正华又找了几个侍卫,谷刚跟傅山是老熟人了,严格来讲,两人还有师徒的情分,见了面少不得续一番旧。我换了微服,一行人出了西华门。
京城的袁府是我在袁崇焕受伤后赐给他的,原先里边只住了几个老仆侍侯。我见袁崇焕一时也好不了,便让广东巡抚张玮把袁崇焕的家属送进京来。我们一行人闯进去,吓得袁府的人慌忙迎驾。我也不多说,径直带着傅山去看袁崇焕。
袁崇焕卧床差不多半年了,与先前相比,又消瘦了许多。见到我们来,人虽不能动,但眼睛一个劲的眨。
“袁爱卿,朕带傅爱卿来看你了。傅爱卿医术高明,朕让他帮你看看。”说着我递了个眼色给身后的傅山。
傅山躬身道:“皇上,这屋内狭窄,多有不便,还请皇上移驾。微臣诊断后再来回奏!”
我想也是,我在这,方正华,侍卫们一个不落的都要挤在房间内。反正在这也帮不了什么忙,不如在外边等吧!我点了点头出去,又叫了两个袁府的仆人进去帮手。
袁家只有袁崇焕一人为官,袁崇焕又没有子息,原先封荫的子弟是他的侄子,年纪还尚小。搞得我们在袁府也没有个人能出来招呼,只好一味的等待。
过了好半会,才见傅山出来。
“如何?”
傅山略显得疲倦,看来方才为袁崇焕诊治,用了不少的气力。他躬身回道:“微臣探视过袁大人的脉象,平稳而有力。这是平日照顾得当,又有太医在旁维持。是以袁大人身体倒没有什么大碍。”
“这样朕倒放心,只是他现在还全身瘫痪,是不是脑内留有淤血压住了神经?”
傅山听我这么一说,顿时吃惊的望着我:“皇上说的是,微臣正是认为袁大人额头受伤,脑内出血,一直压迫住经脉。微臣几次输气进去都受阻,已经能大概确定位置。”
听到傅山这么说,自然是有希望。我不禁喜道:“那可以弄出来吗?”
傅山面色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