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七八、振臂三呼发聋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场生在炎黄元年正月里的骚动,给大宋带来诸多冲击,第一便是《大宋出版条例》的出现,所有报刊,都须得备案,所登载之消息,必须有明确的来源----虽然朝中有些官员还想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但赵与莒以“妨塞言路失朕本意”为由,否决了更为严格的审查,只是在涉及军国大事与国家机密上,要求报刊必须做出自我限制,否则必将面临巨额的罚金与关闭。《京华秘闻》便因为擅自登载无明确来源的文章,不仅被停了刊,东家还被大罚了一笔。不过《京华秘闻》对此丝毫不反对,它们改了个名字叫《武林秘闻》复刊,因为此次之事地缘故,销量是直线上升,自一家只卖五六千份的小报,一跃而成销量过三万地大报,若不是受着印刷技术的限制,它们几乎可以直追《大宋时代周刊》了。

    其二是出现在后宫之中,杨妙真进为贵妃,虽然品秩之上仍与贤妃相同,但离皇后之位只差一步之遥。有臣子意欲反对,但朝堂上传说,杨太后扬言,若是谁人胆敢在此事上作梗,她老人家便要“啐那不开眼地一脸唾沫”,众臣知道,原先太后对杨妃并不友善,如今却改了脾气,只因杨妃自刺客手中救了太后,故此谁也不敢去触这个霉头。韩妤也进了一等,由婕妤成了昭容,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这二影响还不算什么,最大的影响出现在朝堂之上,朝中在工部之下,新设一个衙署,叫作“劝业司”的,第一个担任“劝业司”判事的是吴潜。此人年方三十,为嘉定十年之状元郎,不过他的第一份工作却是赴流求进修。以查看流求如何解决失业问题。在吴潜去流求之时。劝业司事务由权直事代劳,这位从八品的小小权直事,则是由陈子诚担任。这也是来自流求的官员第一个步入中枢的,因为只是一个新地并没有什么实权地部门,加之又刚有过一次动荡,故此朝臣对此并未产生多大争论。

    让朝堂上产生激变地,是耶律楚材上地一个折子,官家依折有意设博雅楼学士一职。

    谁都知道,能成为博雅楼学士地,便是天子之顾问近臣。虽然品秩不高,今后前途却是不限量。而且博雅楼学士的设立。也意味着流求之人可以绕过如今朝堂之选才程序,转而另辟一条出仕之途。故此。朝堂上群情汹汹,几乎尽是反对之声,便是薛极,也不敢替天子出言辩护。

    提出这奏折的耶律楚材,也因此被朝臣斥骂为“妖言媚上、蔽主邀官”,不过他原本便身无一职,朝臣谏官再如何抨击,都无奈他何。相反,在《大宋时代周刊》之上。接连三期刊登了他的文章。第一篇为《得人论》,第二篇为《唐太宗科举考》。第三篇为《靖康一百年祭》,先后三篇鸿文,如重骑一般出,特别是最后那篇《靖康一百年祭》,极尖锐地指出,一百年前的靖康之耻,其祸患实在此前便已经种下。朝中党争严重、文武敌视,天子不知外事故为郭京等小人所愚,致使李纲、宗泽等皆不得用。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做得经书文章,固是贤才,能为国理财,亦是人才。国之重,莫过于农桑,上等之田,亩产粮不过三石,若有人可使之增至四石、五石,岂非人才乎?凡利国利民,皆为人才也。”

    “科举虽广选良才,岂知野无遗贤乎?朝中诸公,天子赐同进士出身,岂非良才乎?”

    “欲洗国耻,在用人,以赵括领兵,虽有劲卒,亦为人坑矣,以武穆将士,虽对强敌,又何足惧哉?孔子鄙樊须,因其不得人耳,问圃须寻老农,游山须求樵夫。今圣天子在堂,朝中群贤荟萃,若天子欲知兵事,自有兵部,欲知礼仪,自有礼部,欲知天象,自有史令。然则天子欲知外域之事,职方司可尽知乎?天子欲知稼穑,宰辅可尽知乎?天子欲知水患,工部可尽知乎?设一二虚职,备天子顾问之用,以免奸小弄命,蒙蔽圣聪,亦可使群臣不敢敷衍应事,尸餐素位无所立身,滥竽充数无所遁形,善之善也!”

    耶律楚材这连着三篇政论一出

一七八、振臂三呼发聋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