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九五、龙舟竞渡欢欲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有怨气,能抵得饭吃么?

    方知行是半年前在临安城中开办的“商务印书局”工人,临安米贵居之不易,方家祖上传来的家当如今已经吃嚼得差不多了,方枋自己屡试不中,早绝了功名之心,加之在天子脚下见多了朝中风云之变,便令儿子弃文从工。毕竟只能读些诗书,却填不饱肚子,但若是去什么砖厂水泥厂的,以方知行地身子骨又做不下来,方枋是托了人才为方知行在“商务印书局”里寻了一个校对地活儿,不仅薪资丰厚,而且还比较轻松。

    这半年来,“商务印书局”印了大量书籍,既有国朝大师的经典之作,也有自《大宋时代周刊》中汇编地海外杂谈,前些时日便印了时任提举福建路市舶使兼南外宗正事、权兼泉州市舶使的赵汝适伯可的《诸蕃志》,介绍大宋周边诸国情形,那书方知行自己也买了一本,看得津津有味。

    他对于父亲不让自己入仕倒没有意见,原本他就对圣贤书没有多大兴趣,但同时他也不想象父亲一样,一辈子局限在临安这一处,他的梦想是行遍天下,不仅要去《诸蕃志》中所载的诸蕃国,还有流求人秋爽风清的《东游记》中记载的东胜洲、新洲。

    出得家门。他招来一辆马车,临安城地车夫也是一个新的行当,硬化路面铺就之后,除了马车,还出现了人力拉的二轮车,一些进不得工厂的心实力大的汉子,便也有了生路。不过去远的地方。还是马车方便些,方知行要去湖畔观赏龙舟,自然是要乘马车的了。

    此时西子湖畔早已经是人头攒动,白堤、苏堤这两道名堤,还有环湖地大堤,都已经铺就了水泥。暖风熏然,柳条摇曳,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方知行下得车,付了车资之后,就嗅得一阵香风飘过。他回过脸来,一个女子微笑着向他微微颔,然后涨红了脸快步与同伴离去。

    这是一群女孩,年纪都不算大,约是十五至二十之间吧,都打扮得花姿招展。有两个甚至穿的是流求洋服----方知行认得,那都是家中没了父母管束的,她们身上洒了香水。各种各样的芬芳气息,让人忍不住便欲多嗅两下。

    “这些女娃儿倒是胆大。”一个书生摇着纸扇。笑着与同伴道:“子房贤弟,觉得如何,今日不虚此行吧?”

    “怕不是良家子。”那被称为子房贤弟的书生道。

    “兀那书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你休要信口开河!”方知行怒火上涌,大声喝斥道。

    “咦?”

    两个书生惊讶地看过来,似乎正待作。却被另一个书生拦住。那书生拱了拱手:“兄台请了。我们兄弟出言唐突,还请恕罪。”

    方知行勉强拱了下手。见他们不再胡言乱语,便要告辞。那个搭讪的书生却又道:“在下李石,字子玉,兄台言语不俗,不知在下是否有幸与兄台结交?”

    “方知行,字明达。”

    “方兄可是识得刚才那些女子?”

    “这都是继昌隆纺织厂的女工。”方知行瞪了开始出言不逊的那个书生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地地道道地良家子,都是身家清白的好女孩儿!”

    “继昌隆的纺织女工……难怪,难怪!”李石恍然大悟,他地两个同伴也面露愧色。

    继昌隆新工石被砸之事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了,那次骚动不但没有使得继昌隆的建设中断,相反,仅花了一个月时间,继昌隆的部分厂房便开始试产。临安罗织坊的织工,还有附近贫户人家的女孩儿和大嫂媳妇,瞅着那丰厚的报酬便眼红,最初还只有三两个人忸忸怩怩地来报名,好在接待她们的也是女子,而且再三强调女子所在的厂房与男子隔开,门户极为森严。结果没多久,继昌隆便不得不贴出告示,人员已经招满。

    这两个月来,继昌隆地第一批女工们已经拿得了两次收入,这两个月的收入,并不比她们地父兄少,甚至她们可以凭着这收入养活全家。

    “原是我们错了。”被称为子房的正是石良,他恭恭敬敬地向那些女子离去方向行了一礼:“错便是错,有错要认。”

    这些女

一九五、龙舟竞渡欢欲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