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8章 缺钱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按照两国协商出来的还款协议,沙俄帝国将会在三年时间里还完其中的一半,另外的一半将会在20年时间里以四厘的利息分期付给。现如今,东北以及从沙俄诱割而来的沙俄东部地区,都已向张林张开了吸钱的血盆大口。太过靠北的北疆因其人烟稀少,姑且可以不去理会,但是东北以及有着战略意义的贝加尔湖一带却是需要重点关注。城建姑且不说,单是这些地区的道路建设便是已经耗资巨大。其中,张林计划建造一条将伊尔库茨克以东的各个大城市串通起来的大铁路以作为北疆大动脉,这条大动脉将会全线连通伊尔库茨克、赤塔、尼布楚、海兰泡、伯力、双子城、海参崴,而撇去沙俄已经建成部分,依旧有着大约两千公里的路段需要赶工修建,以1公里铁路大约为20华币的造价估算,这直接就是将近4亿华币的筑路支出。另外,已经在东三省境内破土动工的东北铁路(T型,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连赤塔、东连双子城、南连旅顺)的总长度约为2500公里,这又是一笔大约5亿华币的筑路预算。这意味着,从沙俄帝国勒索而来的赔款首期,将基本用于东北地区的铁道交通建设和北疆地区的经济开发。面对一个极度辽阔的北疆地区,30亿卢布,折合华币才不过18亿多,这笔钱财,真心不多!

    南方自给,战争赔偿需要用于北疆和东北,故而,关于在中国北方、西南乃至西部西北地区的一系列经济开发以及民生项目,都需要我们的张大首富自掏腰包。

    土地改革倒是耗资不多,撑死也就2亿预算,而且只需参考南方土改的成功先例,按照成文的土改政策,按部就班地实施即可。教育体系的建立也并不太难,待首期重点投入1亿上下资金用以建校以及教育机构的架设之后,再连续三年持续每年投入个六七千万便也基本能够建立起新的教育体系。真正费钱的,乃是道路建设。铁路乃是国家动脉,公路则相当于旁支血管。张林要想以坐镇北京之姿掌控全国,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铁路干线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覆盖全国城镇的公路交通网也是治国必须。总长度约为1100公里的汉铁路已于1898年全线通车,足足筑了四年,耗资2.5亿华币,工程量堪称浩大。相比于粤汉铁路,待建的这些用以连通北京这颗的动脉铁路将会是一个更加浩大的工程。虽然偏远的新疆西藏等地可以考虑暂时不筑铁路,西南三省姑且也可以撇在一旁,但现在的北京城市已经是大华帝国新的政治中心,出于控制各个地方行政的考虑,以北京城为铁路干线中枢,尽快铺设一张南连武汉、北通乌里雅苏台、东通沈阳、西连太原、西安、兰州等城市的铁路干线网却是必须在首期铁路建设的规划之内。这些路段的铁路长度加起来,总长度约为4500公里,这直接就是不少于9亿华币的筑路预算。除了铁路之外,作为旁支血管的公路系统也必须尽快铺设开来,这又是一笔总额约为3亿华币的筑路预算。土改预算2亿,教改预算3亿,铁路交通预算9亿,公路交通网预算3亿,这便是总额已然高达17亿华币的财政预算。按照张林的计划,要想使得国内不落后于这个世界,这一系列项目必须在帝国政府首个五年计划之中全部完成。

    当下正值世界变革的大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积攒国力并摩拳擦掌地准备争霸全球,历史留给张林的时间不多,而要实现心中那个大国崛起的理想,张林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从硬件上强化中国。

    现实和理想永远都会存在矛盾。之前已经说过,南方勉强自给,沙俄赔款将基本用于东北和北疆,开发这些前清地盘所需的巨额资金都只能指望于张林的私人口袋。这对张林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考验。一下子吞下了偌大清朝的张林,要使得中国经济朝着他所预想的方向持续发展,将不得不持续地在这片辽阔的前清土地上投入巨额资金。疆域辽阔的前清地盘,将会像之前的中国南方一样,成为严重减缓张林前进脚步的超大拖油瓶。张林可以飞,但他不想单飞,他想带着整个大中国一起飞。

    现在的张林的确很有钱,乃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首富。现如今,飞龙汽车的月销售量已经攀升到了2.3万辆,月平均利润高达1800万美元;披着美产汽车外衣的宝马汽车公司,一直都在朝着让每一个美国家庭拥有一辆宝马的宏大目标迈进,而现如今,宝马汽车的月销售量已经成功突破了2万辆,月平均利润也已经达到了1800万美金这个数字;华军在战场上的惊人战果,以及华军武器直接影响了整个古巴战场的事实,让张林的军火生意持续火热,华产的各类武器如今已经是畅销全球。张林旗下的军工产业,通过批产各种外售型枪械、魔法手雷以及速射火炮,平均每月可以给张林带来大约1600万美元的巨额进项。另外,大华自造军舰在海战中所表现出的惊人战斗力,也使得大量的军舰订单飘入了大华帝国的各家船厂,使得大华帝国船舶产业亦是在一路走高,各大船厂的在1899年的总利润已然突破3000万美元的大关。1899年,大华帝国的钢产量突破到了400万吨,仅落后于美德英三国,排名世界第四。在此钢铁产

第288章 缺钱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