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作战呢,而在这个时候挑起英法矛盾,那不是给唐帝国机会吗?美国此时也正在策划太平洋上的反击行动,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无法拖住唐帝国海军的那两支主力特混舰队的话,美国海军受到的影响就最大!
这也确实影响到了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在法国政府宣布投降,并且电令远征舰队尽快向德国,或者是唐帝国,或者是波斯帝国缴械投降的时候,法国远征舰队司令官还没有决定是否听从这道命令呢。而且,当时已经有部分流亡到英国的法国将领,比如戴高乐在呼吁法**队继续战斗下去,不要向德国人投降,而且也确实有部分法**队仍然在继续作战。随后,以戴高乐为的法国流亡将领与官员就在英国成立了一个临时流亡政府,宣布自己才是法国的合法代表人。这些,都左右着法国远征舰队司令官的决策。如果英国人能够再忍耐几天的话,也许法国远征舰队就将继续战斗下去。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英国人的行动最终让法国远征舰队走向了另外一端。虽然当时法国远征舰队没有直接向北前往波斯帝国的港口(当时德国还没有知会法国投降政府,让法国远征舰队直接向唐帝国或者波斯帝国缴械),但是也不再参加远征作战行动,而是脱离了英国远征舰队,直接返回了开普敦港,并且准备在开普敦港补充满燃料后,再返回本土。
问题暴露出来了,英国人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远征舰队回去向德国人缴械,因此英国远征舰队也立即放弃了进入波斯海,而是跟在法国舰队后面返回了开普敦。在到达开普敦之前,英国远征舰队司令官(同时兼任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总司令,英法联合远征军总司令)电令开普敦的英国远征军秘密控制港口的油库,码头,并且严密监控法国远征军的行动,如果法国人要为战舰补充燃料的话,可以考虑采取断然行动制止法国人,甚至可以扣留法国舰队。
可问题是,当时在开普敦的英国远征军有大概9ooo人,而法国远征军也有6ooo余人,双方的规模相差并不大。虽然法国远征舰队司令官(同时兼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没有命令法国远征军控制港口,而且法国远征军也没有采取任何敌对行动。但是开普敦的英国远征军指挥官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就下令围住了法国远征军的营地,并且枪械缴械。
这下麻烦是闹大了,英国人的过激行动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就算法国人之前想过响应流亡政府的号召,继续战斗下去,可在生了这些事情之后,还能指望法国人继续作战吗?就算法国远征军的司令官识大体,愿意与英国人合作,可法国远征军里的官兵会愿意与收缴了他们武器的英国人合作吗?
对英国人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可对谈仁皓他们来说,这绝对是最好不过的消息了。英法搞窝里斗,受益的肯定是帝国海军了。
最好双方打得头破血流,不需要帝国海军出一兵一卒,问题就能顺利解决。
舰队在十八日夜离开了科伦坡港,相关的消息还在源源不断的送来。海军司令部也知道现在谈仁皓他们需要更多的情报,所以只要是与英法两国与关系的,甚至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情报都统统了过来。另外,帝国的谍报网也在全力活动,把情报源源不断的送了回来。谈仁皓与常荐新两人的信心也越来越充足了,照这个样子展下去,他们多半就是去收拾残局的。
信心归信心,谈仁皓可从没有任何的疏忽大意,战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说不定这是英法演的一出戏呢,反正保持高度的警惕是没有任何害处的。
而谈仁皓也开始考虑详细的作战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