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节 侧翼冲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些被摧毁的坦克中,有八成的坦克是因为开炮时停止时间太长了,被美军的坦克手抓住了机会,结果在规避之前就被炮弹击中,而只有两成不到是在行进间被美军的坦克击毁的。

    同样的问题在二团里也非常明显,在前十分钟的战斗中,二团所有坦克的平均命中率不到一成,而且多次出现数辆坦克重复炮击一个目标的情况。这不但是坦克手个人素质的问题,而且也暴露出指挥官的能力问题。这是古迅雷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他的希望是,有更多的坦克手能够在实战中获得经验,并且寻找到提高能力的方法,并且最终幸存下来,成为优秀坦克手。

    相对而言,美军的素质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当时被分派到澳洲大6的美军是精锐部队,但是大部分美军的精锐装甲部队实际上都在英国以及北非战场上。比如巴顿将军麾下的坦克部队就在英国,而艾布拉姆斯将军则在北非战场上。可以说,布雷德利得到的只是一些二线部队,其中还有不少是预备役的部队,他的情况不会比古迅雷好多少。

    在被打了十几分钟后,美军才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两个坦克营的剩余坦克迅的集结了起来,朝着唐帝国的坦克部队起了反冲锋。这个时候,布雷德利将两个步兵营,以及一个坦克营派了过来。显然,布雷德利没有放弃继续向西进攻的希望,而且他并不知道,从南面杀来的有足足一个坦克团的兵力,如果他知道这一点的话,恐怕早就开始撤退了,而他没有撤退,反而坚持了下来。

    当双方的坦克冲到一起的时候,战场上的情况立即混乱了。在激烈,紧张的战斗中暴露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很多坦克手根本就没有仔细的辨认目标,而是朝着任何一辆在其炮口前方的坦克开火。在战斗结束后。古迅雷安排人员去战场上调查了情况,结果,当时二团被击毁地坦克中,有四成是被误击的!同样的,这个问题在美军中也存在,有一辆m26竟然被1275毫米的炮弹命中,结果没有被摧毁。最后是一被一8o毫米高穿甲弹从侧面击毁的。

    可以想像,当时战场上的情况有多混乱。大部分的战斗都是在2oo到5oo米这个距离内进行的,也就是说。几乎任何一炮弹都是致命地。在这个距离上,就算是m4的75毫米短管坦克炮也能够轻易的干掉25式坦克。

    也许,坦克手不会看到被摧毁地坦克里面的敌人被炸死的场景。可这绝对是一场极为惨烈地战斗,不管是古迅雷,还是布雷德利。都不想看到这样的战斗,这是拿双方士兵的生命在战斗。那些被摧毁地坦克上燃起的大火照亮了整个战场。在古迅雷赶过来的时候,很多坦克还在烈火中燃烧着。

    混战持续到了十一点左右,双方的指挥官也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此时,已经有至少第一骑兵师二团也损失了4o多辆坦克。二团长在这个时候下达了退出战斗的命令,他让三营留在了后面断后,一营先撤,二营跟着撤出了战斗,在战场外面阻挡美军坦克。然后让三营撤了出来。而美军的指挥官只晚了五分钟下达撤退的命令,已经有两个坦克营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美军也坚持不住了。

    张晓林在收到了二团的报告后,立即命令二团在整顿好队伍之后继续冲击美军,并且让二团寻找美军防线的薄弱位置进攻,不要与美军缠斗。接着,张晓林让一团也将剩余的力量组织起来,从正面压缩美军的防线。此时,张晓林率领地三团还在继续前进呢。

    古迅雷没有去干预张晓林的指挥,他只是下令让翁羽做好参加战斗的准备工作。此时,古迅雷已经嗅到了胜利的机会,如果美军被迅击溃的话,那么就应该让第二骑兵师迅出击,最好能

第十五节 侧翼冲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